棉花吐絮期管理技术内容摘要: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花进入吐絮期后,其营养生长逐渐减弱,生殖生长处于优势,棉铃进入充实成熟阶段,是促秋桃,争铃重的重要时期。 此期田间管理的主攻方向是促早熟,防早衰,争取棉花多结铃,结大铃,吐絮畅,确保丰产丰收。 因此,在田间管理上要着重抓好以下几点。 一、精细整枝加强棉花后期整枝,可以改善棉田通风透光条件,减少棉株养分不必要的消耗,有利于棉花的正常成熟吐絮。 因此,对肥水充足,长势过旺的棉田,要将主茎下部丧失功能的老叶,空枝及赘芽全部抹除,摘除中、上部的无效花蕾。 对荫蔽过重的棉田,可采取推株并垄的措施,趁土壤潮湿时,将相邻两行棉株分别向左右两边分开,使棉株倾斜一定角度,这样可有效增加田间光照,防止烂铃 2、。 二、根外追肥对叶片过早失绿,出现脱肥早衰的棉田,每 667 平方米(1 亩)用浓度为 1%2%的尿素溶液 5060 千克进行叶面喷施,以延长叶片的功能期;对生长过旺,表现贪青晚熟的棉田,可叶面喷施浓度为 磷酸二氢钾溶液,或 过磷酸钙浸出液,促进养分运转,有利于提早吐絮。 三、科学应用催熟剂为促进棉桃早成熟、早吐絮,提高霜前花的比例,对一些晚熟棉田,可采用乙烯利进行催熟。 具体方法是:在霜前 1520 天,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每 667 平方米用浓度为 40%的乙烯利 100150 克,加清水 5060千克,稀释后均匀喷施于棉铃上,使各部位的青铃都着药,一般喷 1 次即可。 若喷药后 6 小时内遇雨 3、,则需重喷。 留种棉田不宜喷施。 四、严防烂铃引起烂铃的因素除田间荫蔽外,秋雨连绵也是造成烂铃的主要原因。 因此,在遇到连续阴雨天气时,为了避免烂铃,减少损失,应及时把棉株下部由绿转黄,即将开裂的棉铃和开始有黑斑的棉铃,在未烂之前提早摘收。 摘下的棉桃在浓度为 1%的乙烯利溶液中浸蘸后晾晒,即可得到吐絮较好的棉花。 五、科学采摘棉铃充分吐絮后应做到适时收摘,避免过早过晚,一般每隔 57天采摘 1 次,尽量不让吐絮棉遭受雨淋或日光暴晒过久,以免降低棉花纤维品质。 同时在收摘时还要做到“五分”,把不同品种的留种花、好花、次花,实行分收、分晒、分存、分轧、分售。 六、注意治虫在棉花生长后期,要继续做好对造桥虫、棉铃虫等害虫的防治工作,根据虫情做到及时喷药防治,确保棉花健壮生长。 专利查询。棉花吐絮期管理技术
相关推荐
,必须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才能进行。 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有关规定,房地产开发用地一级市场取得方式有两种:即出让和划拨。 通过出让方式取得使用权的法律凭 证是国有土地使用权证:通过划拨取得土地使用权的临时证件是建设用地批准书或划拨决定书。 申办项目选址定点,取得《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并取得《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的附件:规划设计(土地使用)条件 1)建设项目选址申请
、不从非法途径购药:游医和地摊药贩等这些人为了获得非法利益,大都习惯使用“奉送”或“无效退款”等骗术卖假药;街头张贴的药品小广告,吹嘘所谓“祖传秘方”、“包治”某种疾病的药,基本上都是假药。 安全用药手册汇编前 , ,言第一篇 , ,药品安全基础知识药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国家政府部门历来高度重视药品监管工作,为让广大群众更好地了解有关药品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用药知识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年,我市棉花生长前期雨水适时量足,管理措施到位,长势普遍较好。 进入吐絮期,棉花营养生长逐渐衰弱,转入以生殖生长为主的阶段,植株内营养大量向棉铃中运转,、叶等营养器官的功能下降,极易遇受干旱、秋涝等不良气候的影响,造成棉株早衰,或者荫蔽、贪青晚熟、滥铃、减产品质低劣。 因此吐絮期要结合天气状况及棉花长势,采取适当措施保护根系活力,延长叶片的功能期,使其维持较高的光合能力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巧” 棉花吐絮期管理抓“四巧”(巧抓肥水、巧整枝、巧摘烂铃、巧催熟)。 1、巧抓肥水促养分运转。 一是根外追肥。 对于叶片过早失绿,出现脱肥早衰的棉田,每亩用 1%2%尿素溶液 5060 公斤进行叶面喷施,以延长叶片的功能期。 对生长过旺表现贪青晚熟的棉田,可叶面喷施 过磷酸钙浸化液,促进养分运转,有利提高吐絮。 二是防止秋旱。 2、巧整枝、推株促成熟。 受气温的限制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年来,在一些老棉区,棉花“死棵”问题越来越严重,使不少棉农蒙受了损失。 虽然也进行了防治,但还是一年重似一年,效果很不理想。 因此要以“防病为主,治病为辅”防治棉病,降低棉花发病。 1 针对卵菌属病害的防治近年来抗病抗虫棉种的推广,使棉花“死棵”的病害发生了变化,其中最主要的病害是卵菌属病害,60%70%是由疫霉菌或腐霉菌等卵菌引起的。 原来由真菌镰刀菌、立枯菌等引起的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