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新品种鄂杂棉10号的特征棉10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0 号的特征棉 10 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鄂杂棉 10 号(太 湖北惠民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强优势杂交抗虫棉新组合,于 2005 年 4 月通过国家审定委员会审定。 目前在长江中下游流域累计推广面积达 250 万亩。 1 型理想、上桃集中、内围桃多该品种植株中等,塔型,结构紧凑,叶片中等;2004 年定株记载,从 7 月 24 日到 8 月底日均上桃 ;2005 年安徽滁洲调查,7 月 9 日至 9 月 7 日日均上桃 ,内围桃多,而大部分品种在三次台风袭击后形成 56 台果枝的内围 3 节基本无桃,鄂杂棉 10 号脱落少。 大、产量高、品质优鄂杂棉 10 号单铃重在 上,在 2、 20032004 年区试中,籽、皮棉,霜前花产量平均第一,亩产籽棉超过 300棉纤维长,强度大,衣分高,色泽白。 熟、抗虫性好、耐病性强鄂杂棉 10 号霜前花率 2004 年安全性检查结果显示,鄂杂棉 10 号 虫蛋白检测结果为 过国家标准,对一、二代棉铃虫的毒杀作用显著。 根据最近几年推广情况,棉农反应发病较轻,且恢复力极强。 长稳健、好捡花鄂杂棉 10 号苗期稳长,现蕾后长势较旺,不易形成高、大、空。 铃卵圆形,铃尖短,壳薄,吐絮畅。 合抗逆性好高温干旱年份和低温寡照年份均能获得高产。 2 种,出苗栽培技术要点播种前需晒种 23 天,晴天上午播种,出苗前要高温高湿保证种子的发芽率,钵体土壤相对湿度不 3、应低于 70%,空气相对湿度不低于 80%,齐苗前切莫揭膜。 有些农户没有抓住水分这个主要矛盾,致使床内水分不足,看到土干出苗困难后,又把膜揭开浇水,结查变成“夹生饭”,造成出苗不一致,成苗率低。 理密植、提高移栽质量,确保棉苗早发高肥水条件下可栽 1200 株左右,中等肥力的田块可栽 13001500 株左右,低肥水条件或丘陵岗地可栽15001700 株左右。 移栽时穴深应比钵深 深易形成“窑窝苗”,过浅钵肩外露,形成“蜡台苗”,同时要浇好定兜水,施好安家肥。 学施肥不同地区棉花种植方式和施肥水平不同,但大都应遵循“施足底肥、稳施蕾肥、重施花铃肥、巧施盖顶肥”的原则。 全生育期施肥量如下:饼肥 50农 4、家肥 10002000素 4050氮、磷、钾三元素高含量(45%以上)复合肥 5055肥 20产硼肥 1锌肥 1细化调技术科学应用化调技术,化调时遵循“主动化调、少量多次、前轻后重、健长搭架”的原则。 由于鄂杂棉 10 号对缩节安比较敏感,加之苗期生长稳健,第一次化调相对于其他品种而言应当迟而轻,一般在 89 节安(或 2壮素),使叶片变色,茎秆不变形,以利促进花芽分化和促进根系生长,调节下部果节着生节位,促进棉花早现蕾,多现蕾,但不能影响棉花丰产架子的形成;二是以后每增加 5 片真叶(或间隔 15 天左右)使用1 次,并随着棉花营养体长大,相应增加使用剂量,亩用 节安对水 30雾;三是打顶后一个星期为抑制型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临界期,此期用量为每亩 45g 缩节安(或 1620壮素)对水 50雾,防止上部果枝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制赘芽丛生。 强病虫害的防治鄂杂棉 10 号的 虫蛋白检测结果为 于中抗棉铃虫,应加强三、四代棉铃虫的防治。 随着抗虫棉种植面积的增加,盲蝽蟓已上升为棉田的主要害虫,因此要注意盲蝽蟓的防治。 同时还要搞好蚜虫、红蜘蛛、苗期病害以及枯黄萎病的防治。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