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早衰的原因及应对措施内容摘要: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年来,棉花早衰的现象在老棉区越来越严重,对棉花的产量和品质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轻则减产 20重则高达 50%以上,甚至绝收。 那么,造成早衰的原因是什么呢。 在生产上怎样解决呢。 一、导致早衰的主要原因:棉花枯黄萎病的暴发致使棉花早衰。 枯黄萎病的发生对气候反应敏感,6份只要气温低于 30,加上高湿,混合病情就呈快速发生蔓延,其中 7发生较为普遍,病株恢复慢,危害重,产量损失大。 由于营养失衡致使棉花早衰。 由于抗虫棉前期生长慢,营养生长不足,追施氮肥促进生长,因氮肥施用过多,有机肥和钾肥施用不够导致营养失衡,早衰在生长中期显见,后期加快。 由于载铃集中致使早衰。 因为一些抗虫棉品种,前 2、期结铃集中,生理负荷过重,后期如遇干旱和发病,也易早衰。 长期连作是棉花致衰的又一重要原因。 由于连作导致棉田土壤病菌累计量增多,极易致衰。 二、防治方法:防治棉花早衰的主要技术措施有:调整生产布局,提倡合理轮作与深耕。 对于枯黄萎病重发棉田,应合理轮作倒茬。 建设排灌自如棉田,实行调亏灌溉。 由于棉花具耐旱的生物学特性,重病地可适当减少灌水量和灌水次数。 增施有机肥,平衡施用化肥。 化肥提倡“减氮、稳磷、补钾”的追肥方法,在缺硼、缺锌棉田施用硼锌微肥。 中后期提倡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有推迟发病、促进病株快速恢复的效果。 严格检疫,控制扩散。 控制病地棉种的远距离传播;控制零星病田的蔓延,对初发地要及时拔除零星病株,田外焚烧;对重病田,采用点片根除。 药剂防治。 一些生长调节剂,如绿风 95、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可提高棉株抗病力,减少发病。 发病田块可亩用棉枯净 30 克对水 45 公斤或用 1%碘 1500液、效治萎灵等药剂加磷酸二氢钾、绿风 95 等叶面肥,采取喷雾与灌根相结合的方法,每株用药液 50升,隔 5 天用药一次,连续用药2。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