讷河市中低产田改造玉米、马铃薯轮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地貌由花岗岩、变质岩、泥页岩和泥岩等组成。 海拔高 220300 米。 项目区土壤类型以黑土为主,占黑土类面积的 75%。 主要分布在漫岗的中、上部地段,黑土层厚 30— 60 厘米,有机质含量 3— 5%,中性反应,易受风蚀水蚀。 本区为徽倾斜台地,地下水埋藏深 3050 米,含水层为砂岩、砂砾岩层中的承压水。 适宜成井深度 50130 米,井距一般在 300800 米,单井 出水量为 2050 吨 /小时。 多年平均迳流量 亿立米, 75%年来水量 亿立米。 干燥度 —。 每年补给地下水 亿立米,常年可开采 亿立米,本区水资源总量为 亿立米。 可以 发展喷灌。 13 第五章 规划设计 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改善农业的生产条件、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增加经济效益为目的,以改善生产条件、发展绿色 农业 生产为方向,通过各种措施的综合实施,达到改造中低产田,促进我市 优质 粮食生产 和 绿色农业 产业发展起到示范、辐射、牵动作用。 讷河市 中低产田改造 项目 选项原则是: 一是农田连片集中,能够产生规模效益和示范作用; 二是耕地受干旱等气候影响比较严重,改造 效果 较好; 三是具有适宜当地种植的优质 绿色作物 品种; 四是生产有较好基础,具有一定生产经验; 五是有固定的科研技术依托单位; 六是有稳定的销售渠道,产品销售畅通; 七是乡镇党委、政府和农民群众积极性高。 ,使区内的耕地成为高产稳产良田; 田灌溉保证率(喷灌) 90%; ; :路宽 6 米,路面铺砂石 10 厘 米; 14 :结合“三北防护林”改造工程,在农田路 旁栽植垂柳 1 行,株行距 6 米。 改造中低产田。 一、中低产田轮作及耕作方案 建立合理轮作制度 按照当地种植习惯科学拟定轮作形式,避免连作超过三年,采用种地和养地相结合,保证土壤养分平衡,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生产中应优先选择大豆、亚麻和马铃薯等茬口进行种植。 实行少耕深松,建立“土壤水库” 与三区轮作相配套的土壤耕作制度是:以深松为基础,少翻为原则,培肥地力为核心,翻地、松耕、耕茬相结合,垄作、平作相结 合,蓄墒、引墒、保墒相结合的三年一翻土壤基本耕作制度。 抓住深松整地对玉米增产效果较大的优势,搞好松、翻、耕紧密结合的耕作制度。 由于采取合理的旱作土壤耕作措施,可做到秋雨春用,春旱秋防,充分体现“土壤水库”的隐型水利成效。 二、玉米栽培方案 作物栽培管理模式化,是各项高产栽培管理措施组合运用的优化,是实现大面积增产的必要措施,要全面加以运用,引进农作物智能系统,对农作物生育过程实行全程管理。 在按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的基础上参照下述方案进行生产。 15 种子的准备 品种选择 按生态区域和市场需求因地 制宜选择高产、质优、成熟期适宜、抗逆性强的推广品种,并做到合理搭配。 玉米品种主要选择富有 9号、吉农大 20郑单 958 品种。 种子至少三年更新或更换一次。 种子精选 种子精选时,用玉米选种机或人工选粒,剔除病斑粒、虫食粒、杂质、使种子质量达到:纯度高于 98%、净度高于 98%、发芽率高于 90%、含水量不高于 16%。 种子处理 试芽 播前 15 天进行发芽试验 药剂处理 药剂闷种 播前一天用 50%辛硫酸乳油 50 克,加水 1 公斤混拌均匀后均匀地喷洒在 20 公斤种子上,闷种 3 到 4 小时摊开,阴干后播种。 种 子包衣 将干种子或催芽刚露白(芽长 厘米)的种子,用 20%呋福衣剂和 35%的多克福种衣进行包衣。 药剂拌种 用 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 %— %拌种,或用 %速保利可湿粉剂按种子量的 %— %拌种,防治玉米丝黑穗病 浸种催芽或催大芽 16 锌肥浸种。 用 20 倍锌宝液浸种 8— 12 小时。 合理轮作,不重茬,不迎茬 整地 秋翻秋起垄。 耕深 20— 23cm,做到无漏耕、无立垡、无坷圾;及时起垄或夹肥起垄,耕后及时耙压,垄距 66— 70cm。 秋翻春起垄。 早春耕层化冻 14cm 时,及时耕耢,起垄镇压,严防跑墒。 (四)施肥 项目区全面实行测土配方施肥 农肥,结合整地一次施入 磷肥,结合整地做底肥或种肥施入 钾肥,做底肥或种肥,但不可做秋底肥。 氮肥, 30%做底肥或种肥施入,另 70%在玉米 6— 7 叶时期做追肥。 锌肥,一是用锌肥浸种、拌种;二是结合施底肥或坐水种,施入。 毒肥,每公顷用 50%甲拌磷 ,随肥埯施;每公顷用 60— 75kg的 %锌硫磷毒颗粒(配制方法: 50%锌硫磷乳油 ,对水 5— 10kg,煮 熟的破碎豆、玉米或高粱中)随肥埯施。 播种 播期 地温稳定通过 5℃时抢墒播种。 一般在 4 月 25 日 — 5 月 2 日。 播法 主要采用人工催芽埯种、垄上机械精量点播两种方法。 播深 做到深浅一致,覆土均匀,镇压后播深达到 3— 4cm。 17 密度 株型收敛型品种,每公顷保苗 6 万 — 8 万株,株型繁茂品种,每公顷保苗 万 — 5 万株。 播量 机械播种,每公顷播量 ;人工播种,每埯 2— 3 粒种子。 镇压 埯种地块播后及时镇压;坐水种地块播后隔天镇压,机械播种随播随镇压。 镇压做到不漏压、不拖推。 田间管理 前期管理 ( 1)查田。 出苗前及时检查发芽情况,如发现粉种、烂芽,要准备好补种或预备苗。 ( 2)补栽。 出苗后如缺,要利用预备苗或田间多余苗及时坐水补栽。 ( 3)铲前深松蹚地。 出苗后腰进行深松或铲前蹚一犁。 ( 4)定苗。 3— 4 片叶时,要将弱苗、病苗、小苗去掉,一次等距定苗。 中期管理 ( 1)铲蹚。 头遍铲蹚后。 每隔 10— 12 田铲一次,做到三铲三蹚。 ( 2)虫害防治 粘虫。 6 月下旬,平均 100 株玉米有粘虫 150 头时进行防治。 用人工手捏捕杀或用菊酯类农药灭虫,每公顷用量 300— 450ml;也可用 80%敌敌畏乳油 1000 倍液喷雾。 玉米螟。 玉米喇叭口末期,每公顷用 BT 乳剂 2— 3kg,制成颗粒剂 18 撒施或对水 450kg 喷雾;或每公顷释放赤眼蜂 22 万头,分 2 次释放。 ( 3)追肥。 在拔节前结合蹚地,每公顷追施氮素 70— 105kg,追肥部位离植株 8— 12cm,深度 10— 15cm。 ( 4)喷施化控剂。 抽雄前 7— 10 天,每公顷喷施化控剂 375— 405ml。 ( 5)化学除草。 播种后出苗前化学除草:每公顷用 50%乙草胺乳油2250ml 或 90%禾耐斯 1250— 1400ml,加 72%的 丁脂乳油 1000ml,对水 450kg 土壤喷施。 苗后化学除草:玉米 3— 4 叶期,每公顷用 4%玉农乐悬浮剂 1000ml 或玉农乐 750ml,加 40%阿特拉津胶悬剂 1200ml,对水 450kg,茎叶喷雾。 后期管理 8 月上旬、中旬,放秋垄拿大草 2 次。 蜡熟后期扒开玉米果穗苞叶,促进子粒降水。 收获 实行分品种单独收获,单储,单运。 收获时期。 完熟后收获。 晾凉脱粒 收后的玉米要及时晾凉,有条件的可进行烘干。 子粒含水量达到 20%以下时脱粒,高于 20%以上冻后脱粒。 二、玉米膜下滴灌实施方案 以现代农业改造传统农业,采用要玉米膜下滴灌将现代耕作模式、栽培模 式、管理模式综合组装,应用玉米生产,充分发挥节水、节肥、增肥、保收优势,提高玉米产量、改善玉米品质、增加效益的目的。 提高全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具体栽培要点如下: 19 种子处理 ( 1)选择优良品种。 根据生态条件,选用审。讷河市中低产田改造玉米、马铃薯轮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