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恢63(水稻)内容摘要:

1、3(水稻) 【基本情况】明恢 63 为母本与南农 3005 杂交,从 起,选优良单株,出糙选优质粒,连年南繁加代,扬州正季筛选,接种鉴定抗性,与协青早 A 成对测配,1994 年正季进行恢复力及优势鉴定,所选 121 个鉴定株系中,41 号株系表现最为突出,株叶形态好,穗粒结构协调,测交 数多,繁茂性好,籽粒克实饱满,结实率高,米质较优。 随即对该株系进一步分单株提纯和扩大繁殖。 1995 年春在海南对该测交组合小面积制种,正季进行品比鉴定试验,明恢 63 增产 测交组合产量为 对照汕优 63增产 米质也有较大改进接种鉴定抗稻瘟病、996 年参加多点品比鉴定,19971998 年参加江苏省区试和生 2、产试验。 并推荐参加1999 年南方稻区区试。 【特征特性】1996 年多点品比鉴定,产量为 汕优 63 1997 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产量平均为 对照汕优 63 增产极显著 1998 年继续参加江苏省区试,产量达 汕优 63增产 增产极显著。 2a 区试产量稳定性分析,为高产、稳定类型。 1998 年参加江苏省生产试验,平均单产 汕优 63 增产 达极显著水平。 据江苏省农科院植保系 1997998 年连续 2a 接种鉴定抗性,协优 507 对自叶枯病菌 173、级为 均抗性为 ,表现高抗。 对江苏稻瘟病代表菌株的 4 个生理小种 表现抗病,且纹枯病田间发病轻,抗倒性强。 协优 507 米质较优,表现为出糙 3、率、出米率高,谷粒细长,米粒半透明,腹白小。 经中国水稻所谷化系分析,糙米率 精米率 73%,长宽比 白度 透明度 3 级,直链淀粉含量 碱消值 5 级,胶稠度 80该组合米饭洁白有光泽,松散适宜,口感较好。 据江苏省区域试验资料分析,协优 507 全生育期 145d,较汕优 63 长 23d,有效穗 ,较汕优 63 多 ,平均穗长 穗总粒 实率 千粒重 组合幼苗矮壮直立,分蘖力较强,叶片狭窄,叶色稍深,株高 108叶片数 17 张,主茎伸长节间 5 个,株型松紧适中,叶片上举,综合性状优良,成熟期熟相好,不早衰。 【培育者】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地区及技术】适期播种,培育带菜壮秧该组合作一季中 4、柏稻种植,一般 4 月底、5 月初播种,湿润育秧、旱育秧均可。 湿润育秧每公顷干种子播量约 15床旱育秧每公顷干种子播量约 35育秧提倡使用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生产的高吸水种衣剂旱育保姆,旱育抛秧提倡应用高吸水种衣剂旱抛成功,药种比为 1:化促蘖、防止青枯死苗和恶苗病危害。 整好秧田,施足有机肥,补足磷、钾肥,看苗情施好氮素追肥。 协优 507 繁茂性较好,适时早栽以利禾苗生长,秧龄 30d 左右,叶龄 为宜。 人工栽插密度一般为行株距 公顷 30 万穴,栽足基本苗 90 万120 万/育抛秧密度为基本苗 90 万120 万/优 507 耐肥抗倒,大田总施氮量控制在 225kg/右,基面肥、分蘖肥占 60%,穗粒肥 40%,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速、迟效肥搭配,配施磷钾肥。 水浆管理上要浅水栽秧,薄水分蘖,移栽后 25d 左右,田间总苗数达到够穗苗(270 万300 万/,峰苗控制在 420 万/内。 后期干干湿湿,养根保叶,活熟到老,收割前 7d 断水。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