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气调贮藏保鲜技术内容摘要:
1、泽洁白纯净,营养丰富独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但是由于蘑菇含水量高,组织柔嫩,表面无保护结构,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都较剧烈,同时又易遭受病菌侵染和机械损伤,引起腐烂变质。 如果在常温下正常空气中,采后蘑菇 2内就会变色“变质、开伞,降低了食用品质和商品价值。 鉴于蘑菇本身极易衰老褐变的生理特性,目前国内外有关蘑菇贮藏保鲜的研究并不太多,所以研究蘑菇最佳贮藏保鲜技术是很有必要的。 蘑菇气调贮藏保鲜技术是根据蘑菇采后容易衰老褐变再生长的生物学特性,首先采取低温以抑制呼吸和蒸腾作用的进行,同时采取极低 )浓度和高 氧化碳)浓度,进一步抑制呼吸,阻止蘑菇的开伞、变褐,从而明显提高保鲜效果,可将蘑菇的贮藏期延 2、长到 25)。 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一、采收蘑菇采收要适时,一般在子实体充分长成体积增加不明显时采收。 如果采收过早,子实体未充分长成,蘑菇品质不住,并且降低产量;采收过晚,子实体更容易老化、开伞、变色。 采收时要轻拿、轻放、轻装,尽可能减少机械损伤,同时要对采收用具、包装容器进行清洁、消毒处理。 二、贮前处理蘑菇采收后,剪去菇柄,如有菇色发黄或变褐,放人 柠檬酸溶液中漂洗 钟),捞出后沥干水滴,再将蘑菇迅速预冷。 蘑菇的预冷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较高温度下,会促进菇体内各种生理活动的进行,加速养分消耗、水分散失、后熟老化、褐变反应等的进行。 三、低温气调贮藏将预冷后的蘑菇装入用 的聚乙烯塑料薄膜做成的贮藏 3、袋中,每个贮藏袋大约装 右的鲜菇。 密封装口后,再将蘑菇放人冷库中贮藏,在 4内将菇体温度降到 0保持相对湿度为 95蘑菇在 02(氧)浓度 1,氧化碳)浓度为 10贮藏效果好,并且菇体颜色洁白、开伞极少。 在蘑菇刚人库时,温度较高,一般为 10以上,鹰菇的呼吸作用比较旺盛。 蘑菇的呼吸强度为 kg?h,所以在人库后降温的同时,即在 4时)之内就可将贮藏袋中 02 浓度降到3以下,度升高到 10以上。 当温度降到蘑菇适宜贮藏的温度 0,呼吸作用逐渐减弱(0时蘑菇的呼吸强度 kg?h)。 02 浓度缓慢下降,度缓慢升高,后,袋中 度就达到 1左右,度在 13左右,这时用细针在袋上刺个小孔,可基本保持 度的比例。 在以后管理中,要对冷库采取增湿措施,以保证袋中相对湿度在 95以上。 四、注意事项 宜发生温度上下波动,否则会加速变色和衰老。 表面无保护结构,水分蒸发非常剧烈,所以用塑料袋包装保存,不仅可以维持菇体所需要的气调指标,而且还可保持湿度,防止水分蒸发,减少失重,保持新鲜度。 以在贮藏之前,必须测薄膜对 透气性。 O,浓度可以有效抑制蘑菇的呼吸强度,但不适宜浓度的 菇体生长有刺激作用。 如 4的 度可刺激菇盖的生长,造成蘑菇开伞;度 5时,能刺激菇柄的伸长,但是 到 1或 0可完全抑制菇盖、菇柄的生长,同时还抑制呼吸作用。 专利查询。蘑菇气调贮藏保鲜技术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蘑菇疣孢霉病的危害及防治
1、腐病,它不仅危害蘑菇,也危害草菇、平菇、香菇、银耳、灵芝等。 如不进行有效防治,则连年种植,年年复发,轻者减产 40,重者可造成绝收。 一、危害症状该病菌只浸染子实体而不侵害菌丝体。 生长发育中的菌丝能刺激疣孢霉孢子的萌发。 第一茬菇发病,其传染源通常是覆土及旧菇架;后几茬菇发病则是由水、工具及人为操作再次传播而引起的。 若在菇蕾形成期被浸染,其表现为正常菇蕾还未出现,而病菇就大量生长
蘑菇有机生态型回归自然栽培新技术
1、我地随着机械化收割及秸秆还田面积的扩大,稻麦草的供应量越来越少,限制了蘑菇的生产。 为了解决蘑菇生产过程中的原料短缺问题,几年来我们通过不断探索,成功地摸索出了蘑菇有机生态型回归自然栽培新技术,该技术解决了稻麦草供与求的矛盾,简化了操作程序,使蘑菇由秋季栽菇变为春秋两季周年化生产。 种植成本降低了3050,如能推广此项技术,必然会提高菇的经济效益,促进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
蘑菇疣孢霉病的危害症状
腐病,它不仅危害蘑菇,也危害草菇、平菇、香菇、银耳、灵芝等。 如不进行有效防治,则连年种植,年年复发,轻者减产 40,重者可造成绝收。 危害症状该病菌只浸染子实体而不侵害菌丝体。 生长发育中的菌丝能刺激疣孢霉孢子的萌发。 第一茬菇发病,其传染源通常是覆土及旧菇架;后几茬菇发病则是由水、工具及人为操作再次传播而引起的。 若在菇蕾形成期被浸染,其表现为正常菇蕾还未出现,而病菇就大量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