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虫害 茯苓喙扁蝽内容摘要:
1、苓喙扁蝽茯苓喙扁蝽 半翅目,扁蝽科。 该虫为刘胜利(1980)根据湖北英山县中药场的标本所记述的种。 (1)形态特征成虫体长约 10 毫米,暗棕色,被稀疏的粗颗粒和硬的短毛。 头向前突出伸达触角第一节的 34。 前胸背板长为宽的一半,后缘中央强凹。 小质片中纵脊不显著。 前翅伸达第七背板中央,革片散生粗粒,膜片棕色,脉棕黑色。 腹部宽 4 毫米,侧接缘第六节后角稍扩展,第七节后角宽圆。 雄生殖节心形,中脊伸达端节的 45,第八节侧突仅达端节的 13。 气门全部位于腹面。 雌虫稍大。 (2)防治方法诱杀越冬成虫在棚四周及田块周围放些木片或竹片,诱集成虫越冬,于翌年越冬成虫活动之前,集中将其消灭。 适时提前排放新段木该虫 2、第一代成虫羽化高峰在7 月底至 8 月初,第二代在 10 月上、中旬,适当提前排放新段木,可使第一批在 7 月以前,第二批在 10 月初以前收获完毕,这样避过了虫害,保障不受农药的污染。 化学防治采用 80敌敌畏乳剂 1000 倍液加 树得乳剂 2000倍液或用 40辛硫磷乳剂 1000 倍液加 百树得乳剂 2000 倍液。 防效较好且不影响灵芝菌丝生长。 施药方法:泼浇法:药液用量为 75 千克立方米段木。 灌水喷雾法:根据成、若虫均有遇水后向上爬出土面的习性,可先灌水,淹没土面 45 小时,再用喷雾法喷杀虫子。 二种施药方法防效均在 90以上。 防治适期:该虫第一代和第二代防治适期为 7 月中旬和 10 月上旬,即分别在第一批和第二批收获以后立即施药,做到收完一块田立即防治一块田,虫龄越小,防治效果越佳。 为防止虫子逃出棚外,棚四周及沟边也必须喷药。 喷药后及时盖好塑料薄膜,可提高防效。 合理轮作实行轮作,避免连续种植,虫量可减少 23 倍,并新菇棚尽可能远离老菇棚。 专利查询。食用菌虫害 茯苓喙扁蝽
相关推荐
现场临时用电 (如前所述 ) 协调场外工作,创造良好环境 制约和影响施工生产的因素很多,内、外部的都有,特别是场外协调工作十分重要,项目部设专人联系,协调对外工作。 由于施工现场在厂区生产区内 , 文明施工尤为重要, 对于厂区外工人宿舍 , 派专人对 其 进行管理 , 走访周围居民, 确保不影响到他人。 与消防保卫部门、环保部门、当地派出所取得联系,做 好 现场的各种 25 办证工作
18m跨吊装过程 吊装前按 施工平面布置图确定 50T 汽车吊位置,逐榀安装。 相关节点验算 对滑道梁的校验: 滑道梁采用 I20a 工字钢 L0=6000mm 吊装荷载 Q0=3600kg; 一根梁负担 Q1=1800kg 电动提升机 Q2=500kg; I20a 自重 Q3= 6=168kg 主厂房钢屋架吊装施工方案 13 ∴ Q=(500+3600/2+168) =2962≈ 3000kg
1、虫既是食用菌直接侵害者,又是病原菌在侵染的重要媒介,因此,防病与除虫要同步进行。 在采取一切防患措施的基础上,适当选用一些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药剂防治,可以把病虫为害控制到最小的限度。 常用的化学药剂如下:培蘑菇、草菇、瓶菇所用的稻草可用 12的石灰水调至呈微碱性反应,又利防病很促进菌丝体的生长;采菇后也可用石灰上清液喷洒,有利产量的提高和防病。 菇床培养料发现局部受木霉为害时
板拼装见下图: 六座引桥的空心板预制共 348块,其中钻孔灌注桩上部安装的数量为 216块,具体的规格及数量如下表: 构件编号 数量 结构尺寸 KB1 116 (1420/1470)*550*9500 KB2 116 (1400/1500)*550*9500 KB1’ 12 (1420/1470)*550*9460 KB2’ 12 (1400/1500)*550*9460 KB3 2
放的形式大致有二种:一种将吸音材料铺放在板条内,使吸音材料紧贴板面。 另一种是将吸音材料放在板条上面,像铺放毡片一样,一般将龙骨与龙骨之间的距离作为一个单元,满铺满放。 比较合适的是将吸音材料放在板条上的做法,施工前,一定要请设计确定采用何种放法。 细部调 整与处理 A. 灯饰、风口篦子与天棚的配合。 大型灯饰或风口篦子的悬吊系统与轻质铝合金板天棚宜分开。 特别是龙骨兼卡具的天棚
工清底:人工清底按照设计图纸和测量的中线、边线进行。 严格按标高拉线清底找平,不得破坏原状土,确保基槽尺寸、标高符合设计要求,机械开挖配合人工进行清底。 5)过路管道采取半面施工、半面通行的方式,如必须挖通,需搭设临时便桥,确保行车安全,具体方案和甲方协商确定。 6)挖土过程中余土 运至甲方指定地点,留土也要放在槽边 以外,并要考虑下管方便,即放管一侧少堆土。 挖土方向由一端向前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