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内容摘要:
1、、消灭害虫从源头抓起在每年生长前,对菇场进行彻底清理,清除害虫滋生场所。 清理范围包括菇房、庭园。 对上年所有出菇废袋、草堆垃圾、堆肥及一切有机废弃物,集中烧毁或运走,并铲除杂草及泥炭土。 于傍晚用 80%敌敌畏15 毫升和 螨素 5 毫升对水 40 千克喷雾。 间隔 1 周后再补施 1 次,待 1周后用漂白粉加石灰浆粉刷菇房,庭园普撒干石灰粉。 二、周年种植食用菌的场、厂、所,应实行接种、培养、出菇三室配套按各自功能严格分工,严禁一室多用。 接种室和培养房应远离菇房,并选择向阳、通风干燥的房间。 房屋的朝向以东西向最佳,东西两面开窗,窗前不留遮蔽物,让阳光充分照射。 接种所用的钩、筐、箩等工具也应一律专用, 2、以免携带害虫,引起传播。 三、狠抓预防食用菌栽培袋经高温消毒接种后,移入培养房进行发菌培养,在培养过程中易遭受害虫。 防治方法培养房门窗应装上纱门窗,以减少害虫侵入。 菌袋在移入培养房前一周用 3%莫比朗 2 毫升和 螨素 1 毫升,配成 2000 倍液,重点对墙角喷雾,并关闭门窗点燃硫磺熏蒸。 发菌培养期间,每隔 3 天关闭门窗用灭蚊药片熏蒸。 若有害虫侵入菌袋,可放药球杀灭,方法是:用棉花搓成蚕豆大小的棉球,将棉球浸入 斯本乳油中,然后把受虫害的菌袋两端口打开,每端放进一颗药球,复原菌袋口。 四、严密监测挑治在出菇过程中,由于食用菌散发的香味容易诱发虫害,应在抓好菇房清洁、及时采摘的基础上,严密监测,及早挑治,防止扩散。 常用配方:螨素 5 毫升和 3%莫比朗 10 毫升或 10%安绿宝 10 毫升。 施用方法喷雾或浸袋,喷雾对水 60 千克,浸袋对水 120 千克。 喷雾时应将菇体摘尽,然后再喷施,浸袋是将受虫害的菌袋放入配制的药液中,让菌袋吸足水后,捞起竖放,待多余的水排出后,放入出菇架上进行出菇管理。 专利查询。食用菌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食用菌的干制加工技术要点
1、乎所有食用菌,如香菇、木耳、金针菇、猴头、草菇、平菇、银耳等,都可以制成干品。 干制加工,可分为晒干烘烤和热风干燥几种。 春天阴雨天较多,对香菇、木耳常以烘烤为主,夏秋烈日高温,风干燥,不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四季都可进行,适于各种菇类,且干制的质量好。 干制的质量好坏还与采菇、分级、剪柄、清选、切片等有密切的关系。 香菇在采菇时应结合分级,按大小、外形、厚薄分开,花菇、厚菇单独分开,高脚菇
食用菌冬季管理注意三点
高菇床温度,创造适宜的长菇条件冬季寒冷,要注意保温。 菇床上的薄膜除采菇时须揭开外,其余时间都要罩紧。 平菇棚要把棚上的遮盖物摊稀,蘑菇棚要在棚的外表再覆盖一层薄膜,晚上棚外要加盖遮阳网或草苫等防冻。 采取以上措施后,棚内温度能提高 510,可保证食用菌在寒冷的冬季仍能正常出菇。 补水控湿,保暖防寒香菇、平菇经发菌和秋季生长,菌棒失水较多,只有原重的 50%60%,此时应及时补水。
食用菌的制种菌种的鉴定和保存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菌种的鉴定菌种的质量,对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影响极大。 因此,在培育菌种时,要认真对待,严格把关,选用优良菌株,逐级扩大。 在投入生产之前,必须进行菌种质量的鉴定,并通过小面积的栽培试验,证实是优良菌种后,再推广使用。 常用鉴别菌种质量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要是通过肉眼观察菌丝的生长情况和用鼻闻菌种的气味等方式来鉴别菌种。 一般优良的菌种应具有种性纯,菌丝健壮,分枝浓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