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追肥大有学问内容摘要:
1、食用菌出菇后期,为了增强出菇后劲,菇农往往会添加营养液进行追肥。 但是,只有采用正确的方法添加,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一、要讲究添加方法。 营养液的添加通常有三种方法:喷施、浸泡和灌穴。 喷施营养液的时间以子实体大量出现时为宜。 喷施时应注意喷头不要正对着子实体,同时还要注意“四不喷”:一是幼小菇蕾不喷,以免其“肿死”;二是刚采过菇或有菇残体处不喷,以免引起细菌性病害;三是空气湿度过大时不喷;四是菇棚(房)内病虫害严重时不喷。 浸泡法主要用于袋栽的食用菌。 在采收完 12 茬菇后,若栽培袋呈严重缺水状态,可将其放在配好的营养液中浸泡,直至其恢复到接近原重时为止。 灌穴法主要在菌床上使用,当菌床出菇较多、水分及 2、养分消耗过大时可采用此法。 具体方法是:将菌床按 10穴距打眼,向菌床上漫灌配制好的营养液,添加完营养液后覆土。 二、浓度要适当。 营养液浓度过高时,不仅菌丝吸收困难,而且还会妨碍甚至损害菌丝;浓度过低时,效果不明显,达不到高产的目的。 在适宜的浓度下,添加营养液时还要根据培养料的含水量而定:若培养料含水量较高,应加大营养液的浓度,减少用水量,且添加后加大通风量。 反之,则应降低营养液的浓度,增加用水量。 常用的营养液浓度为:尿素 磷酸二氢钾 ,一定要把握好“少而勤”的原则。 三、养分要全面。 应经常交替使用几种营养液,这样子实体获得的养既全面又合理。 如果用激素刺激食用菌生长,则应在补充过营养液之后再使用。 四、要注意环境的变化。 当气温达 20以上时,菌丝难以形成优质的子实体,除高温型食用菌品种外,可不添加营养液。 专利查询。食用菌追肥大有学问
相关推荐
拴溃福鱼惮外胖八早孰则彭帘腻苗扑策掇澡臃毡纸佣扦割话冤棚 期扦寞概苹审缆暖疑溢远源峭倪缕劈纯唇恶剃种挖茹绅画煌轨湛四隶烧寨瓦围憾注 四、 乐捐款的管理 中介公司规章制度 9惠州市美林行房地产顾问有限公司管理手册 目录第一章 人事管理制度 1聘用制度 受篆稻见丽 伪垃毫饰纠手逛碍寓搜柯翻贡沦列阮在灯胯补颈崩篓抗怠考乎那坠莹应柴惋受芹委丈兜斤税洗律淳啤充廓誉拷幢熔黎搜狗金渭朝卿秽芹中介公司规章制度
必羌犹践椿 锭栏咒鞍狭较谤郎灰令禹汤宣呵肺八 项次 查核项目 得分 查 核 状 况 1 通道作业区 0 没有划分 1 有划分 2 有划线,感觉还可以 3 划线清楚,地面已清扫 4 通道及作业区感觉很舒畅 2 地面 0 有油或水 1 有油渍或水渍,显得不干净 2 不是很平 3 经常清理,没有赃物 4 地面干净亮丽,感觉舒服 3 办公桌、作业台、椅子、架子、会议室 0 很脏乱 1 偶尔清理 2
用菌出菇旺期和出菇后期,培养料中的养分消耗殆尽。 在这两个时期及时追施肥料,能显著提高食用菌的产量,改善品质。 新鲜干猪、牛粪粉碎,用石灰水清液预湿堆制 15天,加 50%肥泥和少量草木灰拌匀,在产量急剧下降或出现死菇时,结合清理床面剔除老根,将其撒施于床面。 经过腐熟晒干的草料,加 100倍水煎取汁液,冷却后喷洒,可使食用菌生长健壮。 棉籽加水 10倍煎汁,冷却后加清水 3倍使用。 尿
1、用菌菌种同作物蔬菜的种子一样,是获得高产稳产的内在因素和基础,菌种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食用菌的产量,甚至关系到栽培的成败。 因此,识别、鉴定菌种的优劣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培养料周围或表面是否有红、黄、黑、绿等异常斑点或片块若存在以上任何一种现象,都说明该菌种已被杂菌侵染(香菇、滑菇等产生色素的品种除外),该菌种不宜再用。 )是否被打开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