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新水稻育种技术内容摘要:

2、抗灾水稻育种研究涝灾、风灾对水稻生产是个威胁,为了防止涝灾、风灾以及杂草对水稻作物的危害,其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均取得可喜进展。 国际水稻研究所人员从产量低的耐淹水稻中找到一种耐淹的基因,将其移入到高产热带水稻中,终于培育出耐水淹的水稻品系,其产量比高产热带水稻产量还要高。 该“工程稻”在淹没情况下仍能存活,这期间田间杂草则被淹死。 该研究所还培育出另一种耐涝水稻新品种,在泰国试种有可能比现有水稻产量提高到倍。 改良稻米品质的研究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美国成功地培育出高蛋白质玉米转基因植株,种子蛋白质含量达到,可与大豆媲美。 与此同时,还培育出比普通水稻高蛋白质含量和赖氨酸含量较高的水稻新品中。 在中国,为改良米质,湖南师范大学研究人员将野燕麦导入水稻,选育出“麦稻”新品种,经多年的培育,该品种具有丰产性、米质优、熟期适当以及株叶型适度等特点,在湖南扩种后,新稻种供不应求。 为使稻米具有更好的保健食疗,美国加州一家应用植物公司第一次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一种能产生人体蛋白的水稻,即稻米含有一种抗胰蛋白酶的人体蛋白,此酶蛋白可用于治疗肝病引发出血之功效,收获的“工程水稻”种子可以发芽继续繁殖,扩大再生产。 人们把这种源于“工程水稻”的种子称为“功能性稻米”,作为主食为保健食疗开辟最经济的途径。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