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秧上架产量升内容摘要:

1、年秋天,在我们刨甘薯那天,赶来很多围观者,因为他们想看看甘薯上架栽培后产量究竟如何。 刚刨出几堆,围观的群众便赞叹不已:“上架甘薯长得真好,个大、整齐,产量又多。 ”这就是我们近两年搞的甘薯上架试验,是针对甘薯喜光、怕阴冷、怕水涝、较耐旱、爱扎根儿、易徒长等生物学特性,解决了生长期间不提蔓只长秧不结薯的难题,且增产效果显著。 现将试验方法和结果介绍如下:一、春土壤化开后到 4 月下旬均可,如浇地后扒堆,可在栽秧前几天再扒堆,以保墒。 堆底直径约 60 厘米,堆高约 25 厘米,堆间隔 10 厘米。 在扒堆的同时加入适量的农家肥和甘薯专用肥。 一般每亩地可扒堆 1330 个左右。 山地区在 5 月上旬,其他地 2、区可按薯秧的出炕时间确定栽秧时间。 选择无黑根,比较健壮的薯秧,每堆栽 3 棵(呈三角形)。 如墒情较差,应座水栽秧,以确保全苗。 隔半月松上除草一次,一般年份除 3 次即可,保证薯下无杂草生长。 薯秧长到 6080 厘米后开始插架。 用 2 米长的竹竿,每堆 3 根,呈三角形插入,在距竿顶端 33 厘米左右的部位绑紧固定。 架插好后将薯秧随竿立起,一竿一棵薯秧,用洇湿的玉米皮绑薯秧,使其向上生长。 经常检查,薯秧增长就捆绑,并根据长势打杈控秧,到长到杆子顶端为止。 二、试验结果去年我们在山坡薄地上搞了 6 堆,品种选择 138,秋后刨出甘薯称重,上架的平均每堆 3 公斤,不上架的每堆平均 斤;今年种了上架甘薯 33 堆,品种仍选择 138,因是在梨树园地试验,受树荫的影响,堆产量比去年稍差,上架甘薯平均堆产 2 公斤,不上架甘薯平均堆产 斤,增产效果更为显著。 三、高产量。 甘薯秧上架后通风透光,不乱扎根消耗营养,增加了光照面积,并能通过打杈防止疯长。 薯上架后不用再翻动薯秧,减少了根部损伤,相应增加了生长时间,为甘薯丰产打下了基础。 注:每根手指粗新竹竿按 计算,一般可用 45 年。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