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低油菜壮苗移栽夺丰收内容摘要:
2、“三个 7”或“三个 8”。 前作收获后,应及时耕翻两三次,特别是水稻田更应早耕,采取深沟窄厢和高垄栽培。 旱地要做到上虚下实,土细厢平,如土壤缺墒可栽前镇压。 移栽大田要重视施足底肥(实践中很少做到这一点),切不可无肥移栽,一般亩施农家肥 2500千克5000 千克、碳铵 30千克40 千克或尿素 15千克20 千克、磷肥 20千克25 千克、钾肥 8千克10 千克、硼肥 1千克,再混合 3%呋喃丹 2千克(杀治地下害虫及蚯蚓、根蛆),在整地时均匀撒入并翻到耕作层里。 油菜最佳播种时间为 9月上中旬,移栽时间为 10月上中旬,最迟不超过月底(针对一些迟茬田),早栽比晚栽产量高。 移栽起苗应不伤叶、少断 3、根、多带护根土,要栽直、栽正、栽稳,不露根茎,不埋心叶,并做到不栽混合苗(大小一起)、隔夜苗、吊气苗、湿土苗、露水苗、弯根苗。 移栽方法可平栽、沟栽、垄栽,季节紧时还可以板田移栽(栽后必须提早管理)。 人多田少地区还可采用“一个坑、一棵苗、一把肥(渣肥);一瓢水”的移栽方法,对于培育壮苗夺高产十分有利。 双低油菜由于枝叶繁茂和秋发栽培,其移栽密度应比常规栽培(冬发栽培)稍稀为好,密度为亩植 6000株8000 株,早播早栽、中迟熟品种、旱地肥田和两熟茬口则稀;反之,迟播迟发、早熟品种、水田瘦地和三熟茬口则密,株行距为 30厘米40 厘米25 厘米30 厘米。 旱地宜采用宽窄行移栽,水田宜等行密株垄作栽 4、培,冬季北风多,为了防寒保温,行向以南北为好,山区丘陵地顺谷风较强,应顺谷作畦移栽,以防冻害和倒伏。 双低油菜移栽后,到花芽分化需 40天50 天,此期正是油菜冬前有效生长时间,所以栽后必须加强早管,使油菜在冬至前达到“七八叶、墩实苗、不抽薹、不黄叶”的良好长势长相,为春后早发高产优质打下基础。 其栽后管理措施如下:早施苗肥,促叶增根:移栽返青后,每亩应立即追施碳酸氢铵 10千克15 千克或复合肥 8千克10 千克,条施或穴施,促使多出叶、长大叶、早开盘;如底肥中磷钾肥不足,还应同步补施磷肥 8千克10 千克、钾肥 4千克6 千克,与氮肥混合(应随混随施)施入,随后盖土壅根,保墒保肥促健长。 中耕除。双低油菜壮苗移栽夺丰收
相关推荐
2、 1:5 左右,最多不能超过 1:10。 并作为精细整地,开沟作畦,施好基肥,亩施人畜粪 1000 千克左右、硼肥 克。 一般长江上、中游适宜播期在 9 月上、中旬,下游适宜播期在 9 月中、下旬,在适期内尽量早播。 亩播种量 克。 4、培育壮苗。 齐苗后尽早间去堆子苗,1期间苗,3 叶期定苗,每平方米留苗 100 株左右。 结合定苗,拔除杂草。 定苗后看苗每亩追施 1000克稀粪水。 3
2、 1 号。 农艺性状优良。 扬油 7 号幼苗半直立,叶色淡绿,叶片较大;全生育期 2446d,与对照相当;株高 1757枝点高 513轴长 668次分枝 89 个,单株有效角果 3681 个,每角 205 粒;扬油 7 号冬前生长较旺,返青后抽苔迅速,生长量大,是一个很好的耐迟播品种。 2 栽培技术21 适时早播,培育适龄壮苗扬油 7 号属半冬性品种,苗期生长较旺,长江中下游宜安排在 9
2、 3,25复合肥 5用硼砂 种前如土壤墒情不足,一定要注意先造墒后播种,防止土壤干旱,影响出苗。 2、早播稀播精播。 良种是高产基础。 今年我地主推品种仍以优质“双低”杂交油菜浙双 72、浙双 758 等为主,适宜播期为 9 月 15(直播油菜为 10 月上旬),适期内宜早播早栽促早发,使油菜在冬前获得较理想的营养生长量,从而增加一生的总叶片数,提高一次分枝的数量和质量,为中后期增枝、增角
为幼儿配好餐,做到主副食品分开,并专人专用。 2 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3 随时给幼儿添加饭菜。 指导值日生收拾桌面、地面,做好餐后卫生工作。 4 撒到地面的饭菜及时清扫。 12:15/ 12:30 户外散步活动 能按教师要求散步,在楼内不吵闹,不 喊叫。 组织散步,不要在楼内跑动、吵闹、注意安全。 收拾好室内卫生,铺好床铺。 12:30/ 午睡 1 整理好衣裤、鞋,放在固定地方。 休息 1
2、量以折合纯氮 氧化二磷 6公斤、氧化钾 9公斤为宜。 施肥量原则是重施基肥,早施提苗肥,稳施薹肥,氮磷钾肥搭配施用。 其中氮肥按基肥苗肥、腊肥、薹肥 613 的比例施用较为适宜。 各期用肥具体数量是:苗床期。 基肥每亩施 48%三元复合肥 18公斤、人畜粪肥 1000公斤、尿素 10公斤。 追肥两次,每亩折尿素 10公斤。 大田期。 基肥每亩施 48%三元复合肥 18公斤、猪羊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