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 草莓 莴笋多元多熟高产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1、州区白云乡,去年集中成片示范种植了水稻00 亩,获得亩平 元的好效益。 现将主要作法介绍于后:善排水系统、降低土壤湿度,是战胜湿害、减轻病害、提高土壤功能作用的基础措施。 在水稻收获后,划厢开沟,一般厢宽 250 厘米,沟深 3034 厘米,沟宽 27 厘米,使厢沟排尽地表水,主沟沥干耕层水,背沟切断外来水,边沟疏通全田水,达到明水自流、暗水自降,雨住田干的标准。 品种选择上,草莓应以童子 1 号为主,适当搭配其它高产、抗病优质品种,水稻以 D 优 168、宜香优 1577 为主体,适当搭配菲优多系 1 号等高产优质品种。 莴笋以竹叶青为主,适当搭配其它高产优质早熟品种为宜,在肥料施用上,以有机肥为主 2、,化学肥料为辅的施肥原则,一般亩用牛踏肥 15002000 千克,有机钾肥 8 千克,有机磷肥 2530 千克,克,有机硼肥 克,拌均一次性深施作基肥。 格盖膜。 一是规范做厢。 起垄作厢上,在 250 厘米中起垄厢三个,垄宽 67 厘米(垄与垄之间 17 厘米),在垄厢中开一条宽 27 厘米、深2030 厘米的一个底肥沟,把所配好的底肥一次性施入沟内后,再亩施优质水肥 16002000 千克,复土做厢,垄高 20 厘米、垄边 10 厘米,使其厢面形成“弧型”为宜,并检净石块、杂根,随即盖膜。 二是科学盖膜,在盖膜上,做到“严、紧、实”。 即:“严”是地膜紧贴地面,不留空隙;“紧”是地膜纵横向边度适度拉 3、紧,以保护地膜,提高保湿除草效果;“实”是将地两边垂直埋入厢两边土中并踩实,达到不呼风漏气为佳。 水稻,海拔 600 米区域,在 3 月 5 日播种,4 月 20 日移栽。 栽前亩用有机肥 1500 千克,有机磷 25 千克,有机钾 9 千克、锌肥 克一次性深施作基肥。 其规格上田 24 厘米(27 厘米34 厘米),中田 24 厘米(27 厘米30 厘米)亩植 2 万窝左右。 8 月底到 9 月上旬收获后,深沟高厢,一般厢宽 250 厘米、沟深 30 厘米、沟宽 30 厘米,精细整地,抢栽一季莴笋。 莴笋,在 8 月上旬播种,9 月下旬移栽前亩用有机肥 1500 千克,过磷酸钙 30千克,莴笋专用肥 4、30 千克,混匀一次性深施作基肥。 其规格,行距 40 厘米、窝距 34 厘米,亩植 5000 株左右。 10 月底至 11 月初收获后,随即整地培肥,抢栽一季地膜草莓。 草莓。 在 8 月下旬排苗。 11 月上旬移栽,在 250 厘米内栽三厢草莓。 每厢宽67 厘米(厢与厢之间 17 厘米),在厢中开一条施肥沟,把底肥一次性施入沟内,再每亩施优质水肥 16002000 千克后,复土做厢,把厢面做成“瓦背型”,并捡去石块和杂根。 在规范移栽上,67 厘米内,栽双行错窝单株,苗子分等,打孔移栽。 其规格窝距 34 厘米、行距 60 厘米、亩植 30003500 株为宜。 水稻在田管上,主要采取“早、稳、补”的措施 5、即:“早”是早施分蘖肥,争早蘖,争大穗。 水稻移栽 20 天后,要及时追肥,一般亩用尿素510 千克,对水肥 15002000 千克泼施,分蘖后,要看苗追肥。 “稳”是稳施穗肥。 这次追肥,要根据水稻“三黄三黑”规律看苗施肥。 “补”是补施饱粒增重肥,抽穗前 10 天是补施饱粒增重肥的最佳时间,一般亩用“920”一克,对水 3040 千克,叶面喷施,有利齐穗,在扬花前期和末期,分别用 96%以上的磷酸二氢钾液,叶面喷施,亩 液 5060 千克。 莴笋。 在管理上,采取“勤、重”措施。 “勤”是追肥水,隔 35 天追施肥水一次,一般每亩用尿素 35 千克,磷酸二氢钾 1 千克,加清粪水 1600 千克窝施,莴 6、笋以移栽到拔节的管理目标是“攻”为主,其次是看苗施肥。 “重”是重施拔节壮茎肥。 一般亩用尿素 810 千克,加磷酸二氢钾 12 千克,对水肥 10002000 千克窝施,有利提高商品质量,每710 天追施一次,其次是清沟排湿,并注意各个时期的病虫防治。 草莓。 在 11 月中下旬移栽成活后,还要起拱复二层膜,使草莓在膜内空间生长,一般拱高 30 厘米为宜,若温度降到零下 5 度以下,还要搭草帘保温。 翻春后,温度逐步回升,要查苗补缺,一般亩用尿素 35 千克,加 96%以上的磷酸二氢钾 克,加清粪水 5060 千克,用化肥深施器深施,3 月中下旬揭去第一层保温膜,再亩用氧化钾 千克,加有机磷肥 千克,对粪水5060 千克,用化肥深施器深施,在开花前,亩用 磷酸二氢钾液,加 5060 毫克的叶面宝,叶面喷施促大果,4 月初再施一次挂果肥,一般亩用尿素 5 千克,加磷酸二氢钾 1克千克,粪水 50 千克,用化肥深施器深施。 分批采果,在挂果前,平铺一层膜,以免污染产品,并注意各时期的病虫防治。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