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三超”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1、超”栽培技术 一、选用适宜品种因地制宜,选择在本地能正常安全成熟、分蘖中等、穗偏大、粒重偏高、抗逆抗病性强、叶挺举、株型收敛、丰产性突出的优质品种。 二、适时早播种、稀播培育壮秧(一)床选择:选择无污染、平坦疏松、土壤肥沃、持水良好、背风向阳地块专用苗田。 整地扣棚:为实现超早播,应在上一年就备好床土,搭好棚架,3 月上中旬扣棚膜,促进化冻,提高地温,苗床地浅翻 10 厘米,搂平整细。 在播种前 10天做床,苗床周围挖 13 厘米深的沟。 床面应达到“实、平、光、直”要求。 实,床面沉实不陷脚;平,床面平整无高低;光,床面无残茬杂物;直,苗床整齐四边垂直。 0%山地腐殖土或草碳土加 70%的肥沃旱田土(未 2、用过除草剂),加入 10%过筛腐熟猪粪,1 公顷准备 20002500 公斤混合土,大约需 450500 钵体盘(561 孔的钵盘)。 选择晴好天气及床土水分适宜时用 50 目筛子进行过筛,水分适宜是指含水率1015%,细土手捏成团,落地即散。 过筛后的细土与当地主推的优质、安全、可靠的育苗营养调制剂(按说明书用量拌匀),做到调酸、施肥、消毒一次完成,营养土中可放适量防治立枯病药剂,以防立枯病的发生,拌匀后用农膜覆盖,备用。 另备未培肥的过筛细土 600 公斤作盖籽土(覆土)。 子用量:每公顷用精选种子 40 公斤左右。 种子处理:一是晒种,在播种前选择晴暖天气晒种 23 天,每天翻动 34次,促进种子 3、内部酶的活动,加强新陈代谢,增强种子吸水能力,提高种子的发芽势。 二是选种,用比重为 盐水选种淘汰秕粒,选后用清水淘净。 三是种子消毒,应用新型药剂进行种子消毒,每天上下翻动两次,浸种,防止恶苗病发生。 四是催芽,将浸泡好种子在 3032条件下破胸,当种子有 85%左右破胸时,将温度降到 25控温催芽,芽控制在 米左右,催芽后晾芽 6小时以备播种。 (二) 10 日前播完,相对越早越好,床土化冻达到 1520 厘米时为宜。 其松软,摆盘要紧密,用播种器或人工点播,每孔 23 粒,覆土后进行封闭除草、盖膜。 (三)温 30,出苗 80%揭去地膜防止烫伤,1 叶期不超过 30,2 叶期不超过 25,3 叶期不 4、超过 20,插秧前 35 天炼苗适应外界温度,当夜间最低气温在 10以上时可昼夜通风。 苗前 3 叶期控制浇水,3 叶期后根据情况适时浇水。 天追施一次“送稼肥”,每平方米施硫铵 30 克,结合浇水进行,同时可喷施生根粉溶液,以加速插秧后返青。 壮秧的标准:多蘖壮秧标准为秧龄40 天,叶龄5,带蘖2 个,株高1517 厘米,其外观敦实矮壮,基部粗壮偏平,整齐多蘖,植株高,有弹力。 三、适时插秧,加强本田管理(一)肥量为:优质农家肥 30 立方米/公顷,纯氮120150 公斤/公顷,纯磷 5575 公斤/公顷,纯钾 6080 公斤/公顷,有效硅 15 公斤/公顷,根据实际适量施用锌肥。 0%,全部磷肥,钾肥的 60%,全部的硅肥;分蘖肥应;施入氮肥的 30%;穗肥应施入氮肥的 20%和钾肥的 40%。 锌肥可做基肥也可做追肥,但只能选用一种,且隔年施用。 (二)合理移栽插秧时间:在 5 月 1525 日为宜,秧苗带蘖下田。 插秧密度及规格:宽行超稀植,根据品种特性及壮秧程度,提倡用 3617 厘米,每穴 23 棵苗。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