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本田后期管理技术内容摘要:
1、、节水灌溉技术水稻生育期灌水应采用节水技术,根据水稻各生育期的需水特性和要求进行灌溉排水,主要分为深水返青、浅水分蘖、深水孕穗抽穗、潜水成熟。 返青期由于移栽时秧苗根部受损,吸收水分少,而叶片蒸发量大,秧苗移栽后必须深水返青。 以防止生理失水,水深大约在 23 厘米为宜。 如果灌水过深,养分分解慢,对分蘖不利;孕穗抽穗期是水稻一生中需水量最多的时期,特别是减数分裂期,对水分反应更加敏感。 这时候缺水,会导致颖花退化,造成穗短粒少空壳多,所以,在孕穗抽穗期要维持田间 2 厘米的水层。 二、预防低温冷害措施水稻遇到阶段性低温,又遇绵绵细雨。 花粉吸水容易破裂,空壳增加,9 月上旬若出现早霜,使水稻不能正常灌浆 2、、乳熟。 风速过大时,造成水稻器官直接损害而增加了空秕粒,直接影响了水稻的结实率,造成减产。 预防办法:育壮秧,增施硅肥,增加叶片韧度,促进根系发育,防止叶片下垂,减轻遮敝,创造良好的受光环境。 提高抗逆性。 意天气变化。 当气温低于 17时,要加深水层 1517 厘米,以水保温,气温回升后恢复原水层,以利水稻正常成熟。 当减少氮肥的施用量,增施钾肥,从促花肥开始,每一个叶龄同期施一次,可以增强稻株吸收钾肥的能力,减少副作用,穗大增粒重。 提高水稻产量。 三、适期收获收获时期的早晚,将直接影响稻米外观品质,食味品质和产量。 收获过早,籽粒尚未充分成熟,秕粒、青粒多,出米率低,米质差;收获过晚。 籽粒养分倒流,产量降低,易受早霜危害,茎秆倒伏,稻壳厚,米质发暗无光泽等,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因此不能适时收获对产量的影响是很大的。 当穗轴上下干黄,利查询。水稻本田后期管理技术
相关推荐
实实地作好控辍保学工作。 继续加强学籍管理,严把学额流动关。 教导处建立并完善用微机管理的比较科学、规范、详细的学生学籍、学生名册档案资料。 对学生的正常流动和辍学实行动态管理。 严把休、 转、手续关。 要求转出转入的学生及家长或所在学校必须开回回执证明。 定期例会研究对策,家访动员严防死保。 针对我校控辍保学的形势,学校班子要在每学期期初、期中、期末例会 3 次,通报情况,研究对策。
速土壤与外界物质能量交换。 由于作垄后,提高土温,人为地改变了微地形,加厚了水稻生长的熟土层,扩大了田面总表面积(约增大 1/3 以上)和气面积(土壤与空气接触面由零变为 410470 平方米/亩),速土壤与外界物质能量交换,使土壤的受光和吸收太阳辐射热的面积大大增加,相应地扩大了土壤的散热面积,加之土体内水分含量较平田的少,土壤热容量减少,土温易升高(较平作高 23),昼夜温差也较大。
6 木作工程 7 油漆工程 8 走廊吊顶 9 卫生间改造 10 楼梯地面铺贴 11 卫生间瓷片、地面地砖 12 洁具安装 13 木地板、地毯安装 14 灯具安装 15 清理卫生 16 注 :施工 时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可作适当调 工地指挥组织机构人员 第五章、 管理措施 一、施工指导思想与奋斗目标 指导思想 我公司将把晋神公司新办公楼装修改造工程作为我公司最理想、最成功的优秀样板工程而予以万分重视
1、分布与为害水稻白叶枯病,俗名剥叶瘟、游火、地火等,全国南北各稻区均有发生,流行年份稻叶焦枯,造成严重减产,是水稻的重要病害之一。 由稻黄单胞杆菌起。 我国曾先后发现茭白和李氏禾为自然寄主植物。 症状主要发生于叶片及叶鞘上。 初期在叶缘产生半透明黄色小斑,以后沿叶脉一侧或两侧或沿中脉发展成波纹状的黄绿或灰绿色病斑;病部与健部分界线明显;数日后病斑转为灰白色,并向内卷曲。 空气潮湿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