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编织布隔层(无盘)育秧技术内容摘要:
1、盘)育秧技术水稻编织布隔层育秧技术是指用透水透气的编织布代替塑盘铺在秧床上,再铺上肥泥,接着进行播种、管理,最后连编织布一起拔秧运秧,实行边分边抛的育秧方法。 具有秧苗素质好、秧龄弹性大、抛后立苗回青快、拔秧和运秧方便、秧根带土易抛、操作简便、节省秧盘、节省秧地、节省种子等技术优势。 一般每亩大田增产 510%。 尤其适合早稻因为干旱或者冬种前作影响,不能及时移栽,需要延长秧龄;以及晚稻选择生育期较长的品种,需要提前适时播种,通过延长秧龄、抛栽大苗,达到按期抽穗,避免寒露风危害,确保晚稻高产等情况。 有利于抢季节、抢农时和品种结构的调整,对实现全年粮食增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主要技术要点:一、整好秧 2、厢施足肥选择接近水源、土壤肥沃、含沙量不高、管理方便的水田或旱地作为秧地。 最好选择肥沃、有一定粘性的菜园地。 按畦面宽 、沟宽 3040 厘米的规格起厢。 整地时施足腐熟农家肥或淋足粪水,也可以用复合肥(按每平方米施复合肥 5080 克)作底肥。 畦面要求整碎耙平,使土肥混合均匀。 每亩大田预备秧床 2025 平方米。 旱育秧播种前,秧床要浇足浇透底水,使苗床含水量达到饱和状态。 二、铺好布摊好泥选用透水、透气性好的编织袋(蛇皮袋),用烧红的铁丝或电烙铁割成似秧盘大小,每块规格:宽 40 厘米、长 60 厘米左右,作为育秧的编织布。 如果没有编织袋,也可以用其他透水透气材料,如纱布、旧衣服布等,只要按秧厢大 3、小裁剪好就可以使用。 将编织布铺在整理好、施足肥的秧床上,要求编织布拉紧、拉平、贴紧厢面。 然后在编织布上均匀铺上厚度为 2 厘米左右的肥泥或泥浆,并耥耙摊平。 三、配套使用旱育保姆“旱育保姆”是培育壮秧的好帮手,质量稳定,齐苗壮苗,成秧率高。 播种前,先将精选的稻种放入清水中,采取间歇浸种的方法,使之吸足水分:早稻气温低,浸种时间宜长,总浸泡时间在 24 小时以上;中、晚稻气温高,浸种时间宜短些,总浸泡时间 18 小时左右,至破胸前即可。 将吸足水分的稻种捞出,沥至不滴水后,配套使用“旱育保姆”进行种子包衣,最好选用抛秧型“旱育保姆”,湿润育秧且秧田土质较粘的可选用旱育型“旱育保姆”。 一般每亩大田用“ 4、旱育保姆”一包(每包 350 克,拌稻种 1斤),掌握早稻或气温低时用量要少一些,晚稻或气温高时用量要大一些;旱育秧用量要少一点,湿润育秧用量要大一点。 采取“现包现播”的方法:先将种衣剂(旱育保姆)倒入圆底的盆(桶)中,缓慢加入浸好的稻种后滚动包衣,直至种衣剂全部包裹在种子上为止。 谷种包衣后稍为晾干,即可播种。 如果没有旱育保姆包衣,也可以用壮秧剂或多效唑进行隔层育秧,壮秧剂或多效唑的使用方法与朔盘育秧基本相同,但播前要浸种催芽。 四、播好种子盖好膜将包衣的种子均匀撒播于秧床,每平方米播种量:杂交稻种 6080 克,常规优质稻种 100150 克,要求秧龄长的应适当播稀些。 湿润育秧要用扫把等压种入泥,利用塘泥等粘性土做苗床的要加盖过筛肥土,种后喷施旱育秧专用除草剂,如秧田一次净、旱秧青、旱秧净等,防止秧田杂草危害。 喷施除草剂后,早稻用农膜覆盖保温;晚稻要用农膜或稻草、遮阳网覆盖,防止大雨冲刷,用农膜覆盖的要调控好温度,防止温度过高,在扎根齐苗后揭掉覆盖物。 专利查询。水稻编织布隔层(无盘)育秧技术
相关推荐
各下属馆团单位的“点、线” 结合的应急预案管理体系。 三、 配强队伍,提高能力 把队伍建设和提高应急管理工作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 我局在完善应急管理机构建设的基础上,落实应急管理办公室人员专职负责,各下属馆团单位和文化市场经营企业也不断充实应急救援队伍,落实专职人员负责。 通过整合全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系统各类专业救援力量,逐步建立统一高效的专业应急救援体系。 目前
1、苗病、苗稻瘟、干尖线虫病等)、灰飞虱、一代螟虫等。 在水稻破口期要重点防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穗瘟、稻曲病等病虫害。 在水稻穗期以稻飞虱为主治对象,兼治其他病虫害。 一、稻飞虱防治。 农户要增施有机肥,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实行浅水勤灌,适时适度烤田。 一季稻 7 月初前不用或少用化学农药,营造稻田天敌繁衍有利条件。 当分蘖期百丛低龄若虫 1000 头(褐飞虱占 60%以上)(白背飞虱占
及废漆料桶产生。 为减少施工期产生的污染,建筑方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①施工阶段采用砂、石、砖、水泥、混凝土、预制构建和新型墙体材料等,其放射性指标限量应符合标准要求,室内用人造木板饰面,必须测定游离甲醛含量或游离甲醛释放量达到标准要求。 涂料胶粘剂、阻燃剂、防水剂、防腐剂等的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和游离甲醛含量应符合规定的要求。 ②进行室内装修饰
1、瘟病、水稻二化螟、稻粒黑粉病、稻飞虱、稻蓟马、纹枯病是杂交制种水稻的主要病虫害。 其中:稻瘟病、二化螟、稻粒黑粉病危害重,防治难度大,防治技术性强。 若防治上稍有闪失,损失十分严重。 总结近 4 年杂交制种水稻病虫防治的经验,提出如下制种水稻病虫综合防治技术。 一、实施浸种技术,减轻秧田病害发生用 25%使百克 2000 倍液浸种 24 小时,可有效预防或减轻稻瘟病、恶苗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