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大棚钵体旱育超稀植栽培内容摘要:
1、稻苗田生产常常受到早春温度低、回暖慢及倒春寒等不利因素的制约,而且由于生育期短,一些优质中晚熟水稻品种得不到大面积推广,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质量效益农业的发展。 近几年,我省农业科研、院校、技术推广部门对水稻大棚钵体旱育超稀植栽培技术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已形成比较科学完整的技术体系,有望使我省水稻栽培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这项技术是集旱育稀植、超稀植、抛秧栽培和大棚育秧优点于一体的综合栽培技术体系,是用抛秧钵盘在大棚中育成全根带土、带营养钵和带蘖的壮秧,在按超稀植规格浅插秧,靠壮杆大穗和低位分蘖实现高产。 应用这项技术还可以通过减少育苗面积和插秧数,减少秧田和本田管理用工,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节支增效 2、。 一、大棚育苗的优点1、可以提早育苗、抢积温。 大棚育苗有效的解决了优质高产品种生育期长和我省无霜期短的矛盾。 一般大棚可以提前 710 天育苗,较普通小棚争抢积温150左右,提前成熟 35 天,增产 8%以上,而且米质和成熟度好,出米率高。 大棚育苗有效地解决了早春倒春寒及秋季早霜的危害,为优质高产品种的推广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证。 2、成苗率高、壮秧效果突出,可以育出带蘖大龄壮苗。 大棚保温效果好,棚内昼夜温差小,抗逆缓冲能力强,防止了倒春寒的危害。 高温时温度极值小,低温时温度极值高,昼夜温差合适,有利于秧苗生长和干物质的积累,提高秧苗素质。 另外,大棚内温光条件好,湿度适宜,降低了青、立枯病及恶苗病的 3、发病率,也有利于秧苗素质的提高。 一般大棚育苗成苗率可达 98%,中大带蘖壮秧(单蘖率 80%,双蘖率 20%)。 3、改善作业条件和提高秧田的管理水平。 大棚由于棚内空间大,人可以在里面直立行走,因此育苗管理可以全部在棚内进行,不受天气条件限制,便于浇水、施肥、喷药及温度控制等作业,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劳动强度。 由于管理水平提高,秧苗质量好,成苗率高,缩小了秧田面积。 距本田地近的可以庭院育苗,距本田地远的可在本田采用高台育苗。 秧田连年固定,常年培肥,能真正达到旱育秧的床土标准。 4、育苗成本低、省种、省工。 由于大棚内温湿度和光照条件好,出苗整齐,秧苗素质好,成苗率可比小棚高 10%,边苗利用率 100% 4、,秧本田比例可达1:100150。 因此可以节省秧田三分之一,每公顷节省种子 1520省了大量的育秧物资和管理用工。 另外,由于大棚可以育出大龄带蘖壮秧,适于超稀植栽培,插秧进度快,提高移栽工效 20%以上。 二、大棚的建造建棚作床应选择地势平坦、高燥、背风向阳、排水良好、有水源条件、土壤偏酸、比较肥沃且无农药残毒的旱田或庭院地;没有旱田的纯水田区,可在水田中选返浆轻的高地,挖好截水排水沟,建成高出地面 50上的高台集中秧田,确保旱育。 目前大棚的建造材料主要有钢骨架结构、原子灰结构和竹木结构三种,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利用。 (一)钢骨架大棚。 它是由钢管和钢筋焊接成成型的骨架,然后进行安装。 规格一般高 5、 右,跨度 6度自行设定。 棚前要包好钢管,否则棚布容易磨坏,另外地基要沉牢,避免风吹变形。 优点是建造简单方便,便于作业管理,采光好,可用10。 缺点是成本比较高,一般一栋约 100 平方米,需 800,而且钢管上滴下的锈水容易烧苗。 (二)原子灰大棚。 它是利用一种特殊材料与粉煤灰等加工成型的棚架,然后进行安装而成大棚。 规格可以根据需要生产。 建造简单方便,骨架表面光滑,不磨损棚布,坚固不易变形,抗拉抗折,而且棚架本身蓄热,增温效果好,采光好,可用 10。 一般 100 平方米大棚需要 600。 (三)竹木结构大棚。 竹木结构大棚取材广泛,成本低廉,可用 3,100平方米需 300。 (四)大棚规格。 大棚一般 6、为南北走向,高 6度根据本田面积计算。 竹弓长 上,要去掉竹弓上的毛刺,还要尽可能去掉立柱和棚条相接处的夹角,使之光滑,用旧农膜包好,以免磨损农膜。 棚内设立柱 3,正中间立柱与棚同高,注意立柱顶上不能加横梁,以免横梁和防风绳磨坏棚膜。 棚膜裙围高 80柱入土深度 30柱间隔依据春季风力大小、土质疏松情况而定,一般为 棚西侧建栅栏防风。 (五)扣棚。 扣棚应在播前 10,增温解冻。 棚膜宜选用 上的无滴防老化兰色膜,其中以哈尔滨塑料五厂、五常市常星集团生产的光转换膜为最佳,科技含量高。 据黑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站在宁安、富锦、五常、方正等地的试验结果表明,光转换膜增温效果好,促进生育进程,增加有效分蘖,增产可 7、达 10%。 具体扣膜方法:一是整幅扣法,以 扣 ,优点是节省农膜,防风能力强,缺点是不便通风,要双侧开门;二是单侧开闭式,开闭缝在背风侧,两块农膜交叉重叠 30幅膜 右,小幅膜 叠处距地面 右,优点是方便通风,便于管理,缺点是浪费农膜;三是脱裙子式,整幅农膜盖在顶部居中,两侧分别用开闭式,通风时将农膜向上或向下拉,优点是方便管理,盖膜后要拉好防风绳,注意防风。 为提高保温效果,还可加盖草帘、棉被或遇有霜冻时在棚内生烟增温。 也可采用三层膜覆盖,增加保温效果,即在大棚内作小床,小床上扣小棚(类似于小棚育苗),苗床上再铺一层地膜。 这种方法保温效果极好,一般可用于早育苗或育大苗采用。 三、大棚育秧(一)选 8、种。 要选用优质、高产、抗病及分蘖力中上等的偏穗重型品种。 第一积温区以五常、泰来为代表,适宜选择五优稻 1 号、五稻 3 号、牡丹江 19 等作为主栽品种;第二积温区以宁安、方正、延寿、桦川、绥化为代表,适宜以富士光、绥粳 4 号等为主栽品种;第三积温区以木兰等地为代表,适宜以龙粳 8号、空育 131 为主栽品种。 (二)作床。 当棚内土壤融化 10上时开始翻地作苗床,翻地前,要均匀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土要细碎无大坷垃,搂出土中的根茬和杂物。 棚中间留步道,步道两边做成长方形苗床。 苗床四周筑起 5小埂(平畦)。 如用钵盘育苗,在作苗床时,要注意苗床的有效宽度与摆放秧盘的组合宽度相吻合,以免浪费置床面积。 9、(三)配制营养土。 营养土用肥沃的旱田土和腐熟的猪粪按 7:3 比例混合堆制,或用旱田土、腐熟草炭和猪粪按 4:4:2 比例混合堆制,播种前用 6孔目筛,然后加入壮秧剂充分混拌后使用。 每平方米用床土 20盘育苗:如 561 孔钵盘,每公顷稻田约用 400 盘(因成秧率和插秧密度有差别),每个秧盘约用 2养土。 (四)播种。 每平方米播芽种 175求播种前要浇透底水,播种均匀,使种子三面入土,然后覆土厚度 闭灭草,覆盖地膜。 钵盘育苗也要浇透底水,钵盘穴底要与床面紧密接触,不能留有空隙,每穴播芽种 2,用抽屉式播种器播种,也可人工播种。 人工播种是先把营养土装入钵体盘孔穴三分之二,刮去多余的营养土,用细眼 10、喷壶轻浇水,待营养土沉实后,人工撒播,把未进入钵穴的种子扫入钵穴,并调整均匀,覆土 后封闭灭草,覆盖地膜。 (五)秧田管理。 一是防止棚内温度过高育成弱苗,二是防止低温缺水育成小老苗,三是防止温度剧烈变化引发立枯病造成死苗。 秧龄一般为 35,育成 平均带一个分蘖的大秧。 秧苗不同生育阶段要求的适宜温度不同,播种到出苗温度较低,大棚以密封保温为主,出苗时遇有“顶盖”现象,应及时敲碎被顶起的覆土,并轻浇水后再用土覆盖。 苗出齐后撤下地膜。 秧苗一叶一心期温度控制在 25左右,株高在 叶一心期温度控制在 20株高 叶一心期温度控制在 20,苗高 分管理应缺水补水,特别是 以后的水分管理,由于钵体盘育苗抗旱能力 11、差,应注意浇水。 当早晨秧苗叶尖露珠减少或中午叶片打卷时要在早晨或傍晚及时浇水,防止高温晒死秧苗,浇水要往复缓慢喷浇,不能大水漫灌。 秧苗一叶一心期开始通风炼苗,促下控上。 一般晴天 9开始通风,14闭膜保温,通风时间和通风量应依据温度的高低而定,温度低时,应减少通风时间和通风量。 注意通风口先选在背风的一侧,每次通风时,要缓慢打开通风口,逐渐加大通风量。 育秧后期温度高时,再从两侧同时通风,插秧前 3可以昼夜通风或撤下棚膜。 防病应以防青、立枯病为主,在秧苗 期喷移栽灵、恶枯灵或病枯净预防青、立枯病,或结合浇水,喷 1 为 4 的酸化水防治立枯病,喷后用清水冲洗。 秧苗 3 叶期以后,若出现叶片普遍退绿发 12、黄缺肥时,每 100 平方米苗床可用磷酸二氢钾或硫酸铵 2水 100 倍液叶面喷洒,喷肥后要浇清水防止烧苗。 (六)大棚育苗应注意的问题1、秋建棚架。 按设计规格在上冻前将大棚棚架埋好,否则春建大棚地不解冻,不易挖坑埋桩,贻误农时。 秋建棚可比春建棚省工 7。 秋建水稻大棚以木质结构棚架为主,有条件的可以建钢骨架大棚。 育苗大棚的规格根据育苗地、棚布、移栽规格、育苗方法、本田面积等条件确定。 2、秋打床。 秋打床可活化土壤,防止春季土壤湿度大,打不了床,打床质量差。 秋打床能缓解春季育苗用工紧张,能够适时早育苗。 根据育苗面积确定苗床长宽度,苗床挖深 8施农家肥,搅拌均匀,打碎土块,整平床面,达到待播种状态。 3 13、、秋备土。 秋季将无农药残留的旱田土、山地腐殖土运回苗床地,春季育苗不误农时,省工省力。 把拉回的土长条状堆放在大棚内,并用稻草盖好,防止春季雨水大,不易取土,也不要大堆堆放,否则春季育苗时化冻慢,费工费力。 4、早扣棚。 春季由于回暖晚、化冻慢,因此应提前扣棚,促进土壤解冻。 一般应提前 10扣棚。 5、稀播种。 每平方米播种量要控制在 200种。 否则过稀浪费土地,过密不利于培育壮苗,而且易感病。 )大棚综合利用水稻插秧后,大棚可以二次开发利用,以降低水稻生产成本,提高综合效益。 在稻苗移栽后,可在大棚内复种野菜、大葱、甘兰、油豆角和粘玉米等,既培肥地力,又增加了收入,提高了经济效益和利用率,而且减轻了农民建 14、造大棚一次性投入高的负担,能迅速收回成本,同时对改善种植结构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具体利用方式为:在育稻苗的同时育粘玉米苗或油豆角苗,在水稻插秧后,将其移栽在大棚内,可以提前上市 20 天;也可在秋季大棚内密植大葱或叶菜类野菜,次年 2 月份扣棚,水稻育苗前上市。 如五常市农民在大棚内复种大葱、油豆角等,每亩可增收 400;阿城在大棚内栽早粘玉米或多茬次蔬菜,每亩增收 500 元以上;肇东等地复种早甘兰等,每亩可增收 500 多元。 四、本田整地与施肥本田要耕翻或旋耕,耕翻或旋耕之前均匀施腐熟有机肥,每公顷 30方米。 一般耕翻深度 20耕深度为 14翻或旋耕深浅要一致,做到不漏耕。 提倡秋季旱整地,如春季旱整地要尽早进行。 旱整地主要是耕翻之后,人工用锹去高填洼,填平耕翻的堑沟,再用机械耙耢,使田面基本平整,同时修整好田间池埂。 旱整地后再水整地,水整地是在插秧前 1,用手扶拖拉机加水耙轮带拖板整平田面。 水整地前施化肥作基肥,全生育期总用肥量的全部磷肥、40%氮肥和 50%钾肥作为基肥均匀撒施,使化肥在水整地时混入耕层土中。 全生育期施肥总量因土壤肥力、品种、计划产量水平等而不同,一般施用量可参考表 1。 氮磷钾比例为 2:1:1。 折合每公顷施尿素 260Kg,。水稻大棚钵体旱育超稀植栽培
相关推荐
51. 脚的发育过程 弓。 7脚模型 —鞋楦 8贴心服务 、鞋楦、鞋的关系。 ........................................................ 41 穿 鞋与健康指导手册足部大分解 —了解自己的脚 51. 脚的发育过 程。 7脚模型 —鞋楦 8贴心服务 、鞋楦、鞋的关系。 ................................... 42
1、、水稻虫害(一)地下害虫的防治水稻地下害虫主要是危害秧田的蝼蛄、蛴螬、金针虫、跳甲等,本田主要是蝼蛄、红线虫和老鼠等。 可选用 5%毒蛄灵粉剂甲拌颗粒剂对细土、细沙、谷糠等撒在置床或床面上,既可有效防止其危害。 (二)水稻潜叶蝇潜叶蝇是黑龙江省水稻秧苗期的主要害虫。 以幼虫潜入叶片内取食叶肉,仅留上下表皮,形成不规则白色条斑,水分渗入后腐烂,造成秧苗成片枯萎死苗。 1、农业防治清除田边杂草
日班第 周 第 节 2020年 月 日班第 沥鸡戍狼溯崭豹赊娘瘫撑剿拇亩吝屉恿戍端螺耿产佛员碘侥峪弗蓑潘敛驻原锯玲忙睛咋寂亨焕虫搅扎弟咕寓弗保宝玫吞腹绊隘探闰订捶套盖旗帘睹 授 课 内 容 第 章 第 节 授课时数 授课方法 教具 授课时间及班级 第 周 第 节 2020 年 月 日 班 第 周 第 节 2020 年 月 日 班 第 周 第 节 2020 年 月 日 班 第 周 第 节 2020
1、一)选种。 要选用优质、高产、抗病及分蘖力中上等的偏穗重型品种。 第一积温区以五常、泰来为代表,适宜选择五优稻 1 号、松粳 2 号、藤系 140、五稻3 号、牡丹江 19 等作为主栽品种;第二积温区以宁安、方正、延寿、桦川、绥化为代表,适宜以垦稻 8 号、通系 112、富士光、合江 19、绥粳 4 号、龙粳 10号等为主栽品种;第三积温区以木兰等地为代表,适宜以空育 131、绥粳 3 号
1. 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表皮与真皮之间由基底膜带相连接。 皮肤中除各种皮肤附属器如毛发、皮脂腺、汗腺和甲等外,还含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神经、肌肉。 2. 皮肤是尉蓄旋昧录披乡玫帜表汛钳疆后铆忽勿猿纠盏廉缝满谣髓率粟琳剔绵腾依避给鸭眼令库瓣棠旱峰祟弓烂娩压庙或晤网钙燥梆瑰霹肢佬连实括奶鞋媳 12) 气雾剂:又称为喷雾剂,由药物与高分子成膜材料和液化气体混合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