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大中棚钵体旱育苗技术内容摘要:

1、一)选种。 要选用优质、高产、抗病及分蘖力中上等的偏穗重型品种。 第一积温区以五常、泰来为代表,适宜选择五优稻 1 号、松粳 2 号、藤系 140、五稻3 号、牡丹江 19 等作为主栽品种;第二积温区以宁安、方正、延寿、桦川、绥化为代表,适宜以垦稻 8 号、通系 112、富士光、合江 19、绥粳 4 号、龙粳 10号等为主栽品种;第三积温区以木兰等地为代表,适宜以空育 131、绥粳 3 号、龙粳 8 号、上育 397 等为主栽品种。 (二)作床。 当棚内土壤融化 10 厘米以上时开始翻地作苗床。 翻地前,要均匀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土要细碎无大坷垃,搂出土中的根茬和杂物。 棚中间留步道,步道两边做成长方形苗 2、床。 苗床四周筑起 5 厘米高小埂(平畦)。 如应用钵盘育苗,在作苗床时,要注意苗床的有效宽度与摆放秧盘的组合宽度相吻合,以免浪费苗床。 (三)配制营养土。 营养土用肥沃的旱田土和腐熟的猪粪按 7:3 比例混合堆制,或用旱田土、腐熟草炭和猪粪按 4:4:2 比例混合堆制,播种前用 68 目孔目筛,然后加入壮秧剂充分混拌后使用。 每平方米用床土 20 公斤,均匀拌入床土耕层 3 厘米;钵盘育苗;如 561 孔钵盘,每公顷稻田约用 400 盘(因成秧率和插秧密度有差别),每个秧盘约用 2 公斤营养土。 (四)种子处理。 播种前晒种 3 天,用比重为 盐水或黄泥水选种,捞出秕谷,清洗后再用施宝克浸种消毒(水温 1 3、516,浸种 57 天);浸种后3032条件下破胸,当有 80%左右的种子破胸时将温度降到 25催芽。 当芽长到 12温度降到 1520晾芽、待播。 (五)播种。 播种前床土要浇透底水,钵盘穴底要与床面紧密接触,不能留有空隙,每穴播芽种 23 粒,用抽屉式播种器播种,也可人工播种。 人工播种是先把营养土装入钵体盘孔穴三分之二,刮去多余的营养土,用细眼喷壶轻浇水,待营养土沉实后,人工撒播,把未进入钵穴的种子扫入钵穴,并调整均匀,覆土 米,最后封闭灭草,覆盖地膜。 (六)秧田管理。 一是防止棚内温度过高育成弱苗,二是防止低温缺水育成小老苗。 三是防止温度剧烈变化引发立枯病造成死苗。 秧龄一般为 3540 天,平均 4、带一个分蘖的大秧。 秧苗不同生育阶段要求的适宜温度不同,播种到出苗温度较低,大中棚以密封保温为主,出苗时遇有“顶盖”现象,应及时敲碎被顶起的覆土,并轻浇水再用土覆盖。 苗出齐后撤下地膜。 秧苗一叶一心期温度控制在 25左右,株高在 米;两叶一心期温度控制在2025,株高 米;三叶一心期温度控制在 20,米。 水分管理应缺水补水,特别是 以后的水分管理,由于钵体盘育苗抗旱能力差,应注意浇水。 当早晨秧苗叶尖露珠减少或中午叶片打卷时,要在早晨或傍晚及时浇水,防止高温晒死秧苗,浇水要往复缓慢喷浇,不能大水漫灌。 秧苗一叶一心期开始通风炼苗,促下控上。 一般晴天 910 时开始通风,1415 时闭膜保温,通风时间和通风量应依据温度的高低,温度低时,应减少通风时间和通风量。 注意通风口应先在背风的一侧,每次通风时,要缓慢打开通风口,逐渐加大通风量。 育秧后期温度高时,再从两侧同时通风,插秧前 35 天可以昼夜通风或撤下棚膜。 防病应以防青、立枯病为主,期喷移栽灵、恶枯灵或病枯净预防青、立枯病,或结合浇水,喷13 次 为 4 的酸化水防治立枯病,喷后应用清水冲洗。 秧苗 3 叶期以后, 100 平方米苗床可用磷酸二氢钾或硫酸铵23 公斤,对水 200300 公斤配成 100 倍液叶面喷洒,喷肥后要浇清水防止烧苗。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