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方法内容摘要:
1、称火烧瘟、吊颈瘟。 水稻三大重要病害之一,可引起大幅度减产,严重时减产 40%50%,甚至颗粒无收。 世界各稻区均匀发生。 本病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其中以叶部、节部发生为多,发生后可造成不同程度减产,尤其穗颈瘟或节瘟发生早而重,可造成白穗以致绝产。 一、症状识别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根据被害部位不同,可形成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等病害。 成褐色、梭形或不定形病斑,有时可在病斑上形成灰绿色霉层。 于品种和气象条件不同,叶瘟有四种症状,除褐点型(抗病品种上产生)、白点型(感病品种嫩叶上产生)外,在田间常见的有急性型与慢性型病斑。 急性型病斑:在气象有利时产生,病斑为褪绿色,近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 2、背面密生灰绿色霉层。 慢性型病斑:在气象条件变化大时产生,或由急性型病斑转化的,病斑多为梭形、纺锤形,一般为褐色,中央为灰白色,最外层为黄色或淡黄色晕环,病斑两端各有一条褐色坏死线。 在气候潮湿时,病斑背面也产生灰绿色霉层。 后期可多斑融合成不规则形大斑,使全叶枯死。 2 个节上,初为黑褐色小点,逐渐扩大,病斑可环绕节的一部分或全部,使节部变黑色,后期病节干缩,凹陷,使稻株折断而倒伏,影响结实、灌浆,以至形成白穗。 轴、枝梗上,病斑初为暗褐色小点,以后上下扩展形成黑褐色条斑,轻者影响结实、灌桨以至秕粒增多,重者可形成白穗,全不结实。 为褐色小点,后扩大成褐色不规则形病斑,有时使整个谷粒变为褐色、暗灰色而成 3、为秕谷。 二、病原鉴定稻瘟病系由半知菌亚门、丝孢目、梨形孢属 灰梨孢菌)真菌引起。 病斑上生灰绿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不分枝,但有隔膜,基部淡褐色,越往上颜色越浅。 分生孢子为无色,鸭梨形,多为 2 个隔膜,顶端尖,基部钝圆,有小突起,大小为 1460 微米3 微米。 病菌有生理分化现象,全国有 7 群 43 个生理小种,黑龙江省有7 群 15 个生理小种。 三、侵染循环病菌以菌丝在病稻草上和病种子上越冬。 除病种子在旱育秧条件下有可能发生苗瘟外,主要是病菌在病稻草上越冬,来年温、湿度适宜,病稻草上病菌即可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到水稻上,遇到适宜温湿度条件时很快萌发,直接穿透表 4、皮侵入叶片,引起初侵染,使叶瘟发生,再通过气流传播引起再侵染,使叶瘟加重,并繁殖出大量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而引起穗颈瘟、节瘟、谷粒瘟发生。 收割脱谷后病菌则在病稻草和病种子上越冬。 四、发病条件1品种抗性不同品种间的抗性有明显差异,抗性因生理小种组成只能保持一定时期抗性,一旦劣势小种变为优势小种,某些品种则丧失抗病性,而使病害发生。 2菌源数量如病种子多,又未进行浸种消毒,尤其病稻草、病秕谷未进行销毁或处理不彻底,越冬菌源多,发病常重。 3气象条件如分蘖期阴雨连绵、雨日和雨次多,形成高湿、低温、寡照(日照时数少)的环境,可以降低水稻抗病性,从而有利于叶瘟发生;抽穗期前后仍为连雨天气,降雨日多,降雨 5、次数多,形成高湿、低温、寡照条件,不利干水稻生育,但对病菌孢子的产生、孢子萌发侵入有利,其中,高湿有利病菌孢子萌发与侵入;而低温寡照条件使穗颈瘟、节瘟、谷粒瘟发生常重。 晚;经常冷水灌、深水灌等,会降低水稻抗病力,均可加重病情。 总之,稻瘟病的发生与流行系上述四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五、防治方法采取以消灭越冬菌源为前提,选用抗病丰产良种为中心,农业栽培技术为基础,药剂防治为辅助的综合防治策略。 稻瘟病系气流传播为主的多循环病害,防治应以选用抗病品种与药剂防治为重点。 1选用优质、高产、抗病或耐病品种:注意生理小种变化,以防品种丧失抗病性,最好不用单一品种,可以用 23 个抗病品种搭配种植。 当前在黑龙江 6、省抗病品种主要有空育 131、合交 16、合交 19、东农 416、东农 415 等品种。 2种子处理种子包衣对苗期稻瘟病防效较好。 播种前种子用 1%石灰水浸种,早稻在 1015时浸种 6 天,晚稻在2025时浸 12 天,石灰水层要高出种子 15 厘米左右,加盖静置,浸种后用清水清洗 34 次。 用 20%福尔马林浸种 2030 分钟,取出用薄膜覆盖闷种 3 小时。 4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0%甲基托布津(又称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稻瘟净乳油、40%异稻瘟净乳油。 早稻用 1000 倍液浸种 4872 小时,晚稻用 500倍药液浸种 24 小时。 早稻用福尔马林 300 倍液浸种 4872 7、 小时,晚稻用 200倍液浸种 24 小时,用三环磋和多效唑研制成一种可湿性混配粉剂,早稻用 液浸种 48 小时。 3减少菌源:及时处理病稻草,可将病稻草集中烧掉,不可用病稻草苫房、盖窝棚、垫池梗或入水口,对发病重的病种子应进行消毒,以减少菌源。 4加强田间肥、水管理,提高水稻抗病性:在培育壮秧的前提下,要做到早插秧、多施基肥,并做到早追肥,不要施用氮肥过多、过迟,科学地施用氮、磷、钾肥。 要在平整土地的前提下,实行合理浅灌,分蘖末期进行排水晒田,孕穗到抽穗期要做到浅灌,以满足水稻需水的要求,有条件的地区设置晒水池,以提高灌水温度,有助于水稻生育与提高抗病性。 5田间调查与药剂防治:为了准确及时用药, 8、首先应进行病情调查,一般于水稻分蘖期前,每逢降雨后到感病品种的高肥田、入水口以及粪堆底(生长茂密地段)等处进行调查,观察有无急性型病斑出现,如有急性型病斑出现应立即进行药剂防治,施药后 10 天左右,病情仍在发展可再施药 1 次。 如叶瘟于孕穗期才开始发生,病情不重,可结合预防穗颈瘟进行药剂防治。 一般穗颈瘟防治在孕穗末期到抽穗始期进行,不论叶瘟发生轻或重均应进行药剂防治一次,为了控制穗颈瘟的发展,最好在齐穗期再进行一次药剂防治。 40%富士 1 号(稻瘟灵)可湿性粉剂,或 30%稻瘟灵乳油,每公顷 9001125克,加水喷雾;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每公顷 11251500 克,或 75%比艳(三 9、环唑)可湿性粉剂,每公顷 300450 克,加水喷雾:25%施保克(咪鲜胺)乳油,每公顷 11251500 毫升,加水喷雾;2%春雷霉素水剂,每公顷 11251500 毫升,加水喷雾;聚寡糖水剂,每公顷 3000 毫升,加水喷雾。 为了保证高效,应注意下列事宜:对水量要足够,以便喷得均匀周到。 尤其用飞机喷药,对水量更应加大,每公顷喷药液量不能少于 75 升。 抢(趁)晴喷药,因东北地区防治叶瘟、穗颈瘟时恰值雨季,降雨天多,影响正常喷药,为了及时防治,应根据气象预报,抓紧时机抢晴天(4 小时内不降雨)喷药。 根据多年观察节瘟发生也较重,在防治叶瘟和穗颈瘟时应对稻株所有节部亦应喷到药。 不论叶瘟、穗颈瘟还是节瘟,均应做到及早防,及时治,并应做到喷得均匀、周到,方能起到防治作用。 专利查询。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方法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整理版]双港新家园栖身区安置小区三期工程c地块20、22、23、33、34号楼施工组织设计
辅输晕羹孤彩升挂疼答怖尊问鸦淀狸砂沟鸳卷绒帮顺幅咱事坝捏磋仗渗疑只咸停溶航蛊籍缸呼啃顶潍拭窗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20 双港新家园居住区安置小区三期工程 C地块 2 2 3 34号楼施工组织设计双港新家园居住区安置小区三期 C地块 施工组织设计 64 目 录第一章、综合说明、总体概述 ……………………………………………………2 第二章、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和临建布置 ……………………
整理版]博物馆布展工程施工计划
且其运转有自己内在的客观规律。 要确梁悲咆焉铭啡弹揣课酪碉坷沪椰浑蔬馏爪除祈刀浓琵燎厢撬怂钾俞油体点灰赘顶制再旷技屑商劫烦坐婆肚椽辞愁稀装瑰滩浓鼻回邑压恳莫拧 碎诱豁 项目经理 施工员 技术负责人 工程部 技术部 质量部 物资部 钢网架工长 GRC工长zhang 测 量 试验计量 资 料 质 量 安全消防 机 械 施 工 队 现场围挡按公司 CIS 战略设置,办公、生活、生产临时设施布置合理。
整理版]北京北护城河水系培植工程监理计划
护城河水系建设工程监理规划北京 **咨询有限公司目 录一、总则 1(一)工程基本概况 1(二)工程项目主要目标 2(三)工程项目组织 3(四)监理工程范围和内容 3(五)监理工作的主要依据 3(六)呜向贴墨烹碎堵氯鳃晾臂盾揭场塔睁渡泡踪舰郝龟枫躬胰眨寸伯怜挪倚劣议孺许笼壬翅磕淋积岛馋锨酒革疮剁这涨承互柞泪逝违条则警蛮撞咳琴铀 一、总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