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稻金翅夜蛾内容摘要:

1、名 翅目,夜蛾科。 别名金翅蛾、青虫、弓腰虫等。 分布在全国各稻区。 害主水稻、小麦、稗草、看麦娘、三棱草等。 为害特点幼虫食叶成缺刻,尤其是第一代幼虫在秧苗和分菜期为害严重,影响分蘖成穗。 越冬代幼虫为害小麦也很严重。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 1319展 3237部红褐色,胸背棕红色,腹部浅黄褐色。 前翅黄褐色,基部后缘区、端区具浅金色斑,内横线、外横线暗褐色,翅面中间具大银斑 2 个,缘毛紫灰色。 后翅浅黄褐色,缘毛灰黄色。 右,馒头形,约具 40 条纵棱,初乳白色,后变黄绿色至暗灰色。 末龄幼虫体长 3134色或青绿色,背线青绿色,亚背线、侧线白色或黄白色,较细,气门线较宽、黄色,1、2 对腹足退化。 蛹长 17 2、19看见成虫期斑纹,背面具花束,臀棘 2 根,两侧有 l 对鱼钩状小刺。 生活习性黑龙江、宁夏年生 23 代,江苏 45 代。 以幼虫在麦株基部等处越冬。 江苏越冬代成蛾于 5 月上旬一 6 月上旬盛发,第一代 6 月下旬一 7 月下旬,第二代 7 月下旬一 8 月上旬,第三代 8 月下旬一 9 月下旬,第四代 9 月下旬一10 月中旬。 宁夏盛蛾期则在 6 月上旬一 7 月下旬和 8 月下旬一 9 月上旬。 宁夏7 月,卵期约 5 天,幼虫期 1 个月,蛹期 17 天。 江苏 68 月,卵期 天,幼虫期 1820 天,蛹期 68 天,成虫历期 610 天。 成虫有趋光性,喜在前半夜交配和产卵,把卵产在叶面、叶背或叶鞘上,常数粒至数十粒排在一起,稀疏。 幼虫 57 龄,个别 12 龄。 13 龄幼虫吐丝下坠,借风扩散,5、6 龄幼虫食量剧增,末龄幼虫化蛹在叶背面。 夏季凉爽的年份发生重。 天敌有金翅夜蛾绒茧蜂、黄毛脉寄蝇、麻雀、青蛙等。 防治方法(1)做好测报工作。 于冬前和越冬后选择有代表性的早茬麦田 5 块,检查越冬幼虫数量,及时发出预报,防止该虫突发成灾。 (2)冬前和早春及时镇压保墒,杀死部分幼虫,减少虫源。 (3)为害严重地区可在幼虫盛发时喷洒 50敌敌畏乳油 1500 倍液或 百虫粉,每 667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