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的养分吸收特性内容摘要:

、氧、硅、氮、磷、钾、钙、镁、硫、铁、锰、锌、硼、铜、钼、氯等 17 种营养元素,供需关系存在较大差异的营养元素是氮、磷、钾。 水稻一生对营养元素的吸收量,主要是根据收获物中的含量来计算的。 一般每生产稻谷和稻草 500吸收氮素(N)716氧化二磷(8化钾(025:2O1:当指出,这些数字未包括根系外渗量和成熟体内营养元素淋失量。 所以,水稻吸收总量应高于此值。 同一产量水平所吸收的氮、磷、钾养分差别很大,这与地区、产量水平、水稻品种、栽培水平等因素有关。 类型不同而有较大差异。 双季稻生育期短,特别是大田营养生长期的缩短,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在移栽后不久就重叠。 即在大田出生分蘖的同时开始穗分化,又在穗分化过程中进入分蘖盛期,因而在移栽后 23 周形成一个突出的吸肥高峰;单季稻在移栽后 23 周及 79 周形成两个吸肥高峰。 水稻对各种养分的吸收速度均在抽穗前达到最大值,其后有速度降低的趋势。 在各种养分中,以氮、磷、钾的吸收速度最快,在抽穗前约 20d 达到最大值;硅的吸收达到最大值较晚。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