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低温冷害的发生及防御措施内容摘要:

1、稻低温冷害可分为延迟性冷害、障碍性冷害和混合性冷害三种。 一、延迟性冷害由于积温不足使水稻生长缓慢,各生产期顺延拖后,到秋季早霜前粒籽不能正常灌浆成熟而减产的称为延迟性冷害。 (一)产生原因1、气候因素寒地无霜期短,活动积温少,前期升温慢、中期高温时间短、后期降温快、低温冷害频繁,年份积温不足,整个生育期温度偏低而使水稻生育迟缓造成延迟性冷害。 2、品种因素栽培品种所需积温超过当地生育积温。 没有根据当地积温条件选择熟期适宜品种、盲目追求高产而种植过晚熟品种、盲目引种越区种植,使之不能安全成熟。 3、栽培因素播种过早或过晚,过早造成芽、苗受冻害、发根不利、形成弱苗。 过晚浪费了积温,导致生育期延后。 移栽期 2、不当也能造成生育拖后。 肥料施用不当,如氮肥过多,追肥期过晚,都能造成稻株徒长、生育延后。 (二)延迟性冷害的防御措施1、选择适宜品种根据当地积温条件选择熟期适宜的品种,以安全抽穗期为中心,确定生育界限时期,实行计划栽培,充分利用当地的光热资源,确保安全成熟,不可盲目追求高产而种植过晚熟品种,选择品种积温应比当地常年积温少100150。 2、建大中型育秧棚大棚具有增温、保温性能,所以可早育苗、育大苗,充分利用棚温,达到防御苗期低温冷害目的。 3、种子处理晒种:在播前 15 天晒 24 天,可增加中皮透性,提高发芽率、发芽势。 浸种:1115水温浸种 7 天,吸水达自身 25%时、积温达到 80100时为 3、侵好种。 催芽:30高温破胸、25催芽、20晾芽,达到芽齐、全、壮,为适时播种打好基础。 4、适时播种、适时移栽根据品种特性和当地的气温条件确定适宜的播种期,做到适时播种适期移栽,确保在安全齐穗期之前齐穗。 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水稻播种一般 4 月中旬开始(南部早、北晚),气温稳定 5后,育大苗需在 4 月 20日前播完,中苗最晚播种期不超过 4 月 25 日。 插秧期以当地气温稳定 13后开始,一般 5 月中旬前后开始,5 月 15 日25 日为高产插秧期,不超过 5 月末。 5、科学施肥、合理灌水根据土壤肥力和品种特性来确定肥量,氮、磷、钾配合,隔年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每公顷 3045,有条件的地区可以 4、搞秸秆还田。 化肥全生育期用量因土壤肥力、品种及计划产量等因素确定,一般氮、磷、钾比例为 211,即每公顷施磷酸二铵 100右,硫酸钾 100右,尿素200右。 二、障碍型冷害水稻孕穗和开花等生殖生长期遇低温使水稻产生大量空秕粒而减产的现象称为障碍性冷害。 (一)产生原因1、气候气候条件主要是指气温,气温影响水稻产量的最关键时间是 7 月、8 月份,特别是在水稻抽穗前 15 天到抽穗后 25 天的 40 天时间里,是产量的决定期,水稻孕穗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要求的温度是 17以上,当日平均气温在 17以下连续 3 天以上时,花粉母细胞就不能正常发育,导致花粉败育形成空粒。 2、栽培因素主要是肥、水管 5、理不当,如氮肥施用过多或不足,稻田长期淹水等,都会造成稻苗素质下降,不抗低温。 (二)防御措施1、深水扩胎、浅水灌浆水稻减数分裂期(约 7 月 10 日25 日)是水稻一生中对低温最敏感的时期,为防御低温冷害,当预报有 17以下低温时,灌 1520胎。 2、选用良种水稻品种间由于形态、生理等特性的不同,结实率高低、抗低温能力也有差别。 因此,应选用抗逆性强、结实率也高的品种。 3、适期播种、适时插秧4、科学施肥、合理灌水水肥管理会影响到土壤温度、根系活力,N、P、K 配合使用(使用方法同前)和合理灌水,能保证水稻秧苗健壮生长和后期穗部营养物质的制造,转运和积累。 三、混合性低温冷害延迟性冷害和障碍性冷害同时发生时称为混合性冷害,预防措施同前。 总之,防御低温冷害要以培育壮秧和浅水灌溉为中心,关键期要以水护苗,提高田块的水温和地温,推广增温促早熟栽培技术,坚持常年促早熟。 保证水稻在适宜的正常生长活动积温范围内生长、发育、适期成熟。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