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二化螟防治内容摘要:
布与为害:水稻二化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分布广泛,为我国南北各稻区的主要害虫之一。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 1316 毫米,前翅近长方形,黄褐色,外缘有 67 个小黑点。 卵扁椭圆形,有十余粒至百余粒组成卵块,排列成鱼鳞状,初产时乳白色,将孵化时呈灰黑色。 幼虫老熟时长 2030 毫米,体背有 5 条褐色纵线,腹面灰白色。 蛹长 1013 毫米,淡棕色,前期背面可见 5 条褐色纵线,中间 3 条较明显,足伸至翅芽末端。 防治方法:点在冬季消灭越冬幼虫,在开春化蛹盛期,灌水淹没稻根 3 天,杀死稻茬内越冬虫蛹。 用 50%杀螟松乳油每亩 75 毫升,或 18%杀虫双水剂每亩 150200 毫升,或20%三唑磷乳油每亩用 100 毫升加水 5060 千克喷雾。 也可用 5%杀虫双颗粒剂,每亩用 1克,拌细土 2025 千克撒施。 专利查询。水稻二化螟防治
相关推荐
年来,经常有农民反映,在水稻返青后出现植株畸形问题,而时间又多集中在 6 月中、下旬。 这种植株表现为色泽浓绿,植株矮化,长势缓慢,分蘖减少,叶片扭曲呈筒状。 特别是 2005 年春,在全省的许多稻区都出现了此类症状。 经我们调查发现,田间水深、秧苗较弱、井水灌溉的田块发病重。 有些严重地块连片的筒状叶,象水葱一样,所有的新叶全部扭曲变形,严重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 研究认为,该症状的出现
解释权在公司管理部。 第四章 文书管理制度第一条 公司总部的文件由管理部负责起草,行政总监审核,公司总经理签发;公司下属各部门的文件由各部门自行起草,主管副总(总监)审核,总经理签发。 第二条 经总经理签发的文件,原稿由管理部加盖公章后统一存档备查,需要外传的另行打印加盖公章后传阅。 第三条 机密文件,拟稿人应该在页眉处注明保密字样,并确定传阅范围。 第四条 公司总部文件统一由管理部负责发送
稻肥床旱育稀植,秧苗矮壮,根系活力强,抗寒性好,栽后发棵快,具有爆发力,分蘖旺盛,成穗率高,穗大粒多,结实好;能早播早栽,提早成熟,比常规栽培提早天成熟;节本增收,每亩水稻可比常规栽培增收公斤,省秧田、农膜各,省种子。 该技术的关键是培肥苗床、旱育、稀植、合理施肥。 培肥苗床:肥床是增加土壤有机质等营养元素含量,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供肥强度和蓄水保墒性能后的苗床。 冬前每亩苗床施稻麦秸秆公斤
稻移栽时的基本苗数,分蘖期的茎蘖数,最终的有效穗数是一个互为联系的有机整体。 多年来的生产实践告诉我们:“凡是单位面积上的茎蘖数过多,结果是穗子、穗粒数少,千粒重低,反之,如果分蘖期的茎蘖数不足,个体表现再好也不能获得好收成,只有分蘖期单位面积上的最高茎蘖数适中,最终的成穗率才高。 ”浅水勤灌促分蘖,水稻的分蘖一般从 3 叶开始,分蘖成穗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栽培条件,其中科学管水很重要。
稻旱种之除杂草是水稻旱种的重要环节。 水稻旱种生育过程经历旱长、湿长和水长等不同环境条件,因而旱生、湿生、水生等多种杂草齐生并长,如果防除不及时,容易发生草荒,导致减产。 必须在各个时期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来阻止杂草滋生,才能达到控制的目的。 生产实践证明,旱种水稻杂草的防除策略是以化学除草为主,人工拔除为辅;化学除草中以土壤封闭为主,茎叶处理为辅;除草剂的选择上以广谱性、混合施药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