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旱种技术内容摘要:

1、稻旱种是在旱地状况下直播,苗期旱长,中后期利用雨水和适当灌溉的种种稻方法。 农业部将此项技术列为“十五”重点推广 50 项技术之一,因此,水稻旱种意义重大。 持一段时间旱长不灌水,中后期根据情况采取灌溉的一种水稻种植方法。 优点是改水整地为旱整地或免耕,节约了大量的耕、整地用水;改育秧移栽为旱地直播,简化田间操作工序;改水田种稻为旱地种稻;改水层管理为无水层管理,使水的利用率明显提高。 种品种要求顶土力强、耐旱,灌水后长势快。 一般选耐旱强的品种,如铁岭市农科院的铁粳 5 号等品种株型理想,叶片厚,根系发达,耐旱力较强,生育期适中,丰产性好,米质优,适于旱种。 齐、苗壮是水稻旱种的高产基础。 采用旱整地,做 2、到土地平整,土粒细小均匀,底墒足,无坷垃。 水稻旱种对土壤水分有一定要求,适耕水分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 40%50%,利于出苗。 水稻旱种经常出现死苗,主要原因是土壤盐碱板结、地瘦水涝、干旱等。 防止措施是不选用重盐碱地,以免返碱死苗,整地前增施有机肥和磷肥,翻耕入士使水稻根系深扎,提高抗旱能力。 须适时适量浇好全苗水、分蘖水、孕穗抽穗水和灌浆水。 全苗水一般根据土壤类型采取播种浇蒙头水的办法,能保证旱种水稻出苗对水分的需要,达到一次播种保全苗。 分蘖水,水稻出苗后叶龄达到 56 片时灌水,促进低节位分蘖。 孕穗抽穗水,水稻进入孕穗期,对水分最为敏感,缺水将严重影响小穗形成、授粉受精和小穗整齐度。 实践证明,不灌水比灌水的迟抽穗 10 天,减产 60%左右。 灌浆水,灌浆期缺水,能导致结实率与千粒重降低。 此时期灌水有利于提高结实率,增加粒,重,提高水稻根系活力,延长叶片功能期,防止倒伏。 防治病虫害,水稻旱种首先要防地下害虫,主要是播种前用甲拌磷配成毒土撒施,78 月份要喷 12 次富土 1 号防治稻瘟病发生,避免由于病虫害而造成减产。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