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机械化栽插软盘育苗技术要点内容摘要:

1、稻机械化栽插具有缓解茬口矛盾、提高劳动效率、增加产量、节约成本的优点,深受适宜机械化栽插地区农民朋友的喜爱,但其育秧技术是整个机插秧成败的关键,现将其软盘育苗的关键技术介绍如下:1 月份,选择晴好天气,将菜园地表层泥土除去杂草,经细筛过筛晒干后,用塑料编织袋装好放于房内备用。 播种前的 1 天,每 100 千克细土加入 1 千克抛秧专用壮秧剂后,洒少量水使其营养土湿润,堆沤 1 天后待用。 插秧的秧龄期短,只有 2025 天,相应的播种时间比旱育秧要延迟 15 天左右,才能避免移栽后小苗受冻。 用“茶盘式”苗床,按 开厢,厢面宽 ,厢与厢之间走道宽 40 厘米;长一般为 5 米,不能超过 8 米,否 2、则在炼苗阶段,揭膜两头而中间的热不易散发,引起烧苗。 床整细耙平后,一定要整平,否则盘内装土不均匀,严重影响机插秧的速度和质量。 每个标准苗床(5 米)施入 3%的克百威 150 克(防止地下害虫在软盘下打孔,后期生长失水死苗),泼入清粪水,抹平起浆后,摆上塑料软盘,软盘的边与边之间要相互叠压。 否则,装入营养土后盘易变形,不利于机械栽插。 内的土层厚为 2 厘米,先装入四分之三的拌有壮秧剂的营养土后,用洒水壶将敌克松 800 倍液淋入盘内,直至饱和,每盘均匀播入干谷种(包衣种子)80 克。 种后,先用没有拌壮秧剂的营养土盖种与盘面平,再用喷雾器喷旱育秧除草剂。 一定要喷除草剂,否则在栽插时杂草也会占一穴,影响基本苗。 最后及时起拱盖膜,拱棚的高度与厢面垂直距离为 50 厘米。 种后出苗前,当表土发白时,就用喷雾器浇水;一叶一心时,当温度超过 30,则需揭膜两头通风降温;二叶一心时开始揭膜炼苗,先揭两头,再揭半边,最后揭完;三叶一心时,用 1%的尿素溶液在傍晚浇施“断奶肥”;当秧龄达到 20 天,苗高 10 厘米时,即可进行移栽。 移栽前一天施好“送嫁肥药”,用 1%的尿素溶液20%三环唑 750 倍液18%杀虫双 500 倍液喷施,促苗防病治虫。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