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钾肥有效施用几个环节内容摘要:
1、水稻生产中,科学合理施用钾肥,对培育健壮禾苗,提高抗病、抗虫、抗倒伏能力、促进高产稳产起到重要作用。 据测,每生产 500 公斤稻谷,约需吸取15 公斤氯化钾。 现将水稻钾肥施用的几个关键环节介绍如下,供参考。 一、秧苗期适施钾肥。 亩用氯化钾 34 公斤加适量氮磷肥混合湿润营养土 300400公斤沤制 57 天后,作为秧苗基肥施用。 、晚稻在 4期亩用氯化钾 4 公斤加尿素 4 公斤于睛天下午灌薄水层后均施。 稻在 4 叶期亩用氯化钾 3 公斤混合尿素 4 公斤均施;期亩用氯化钾 斤加尿素 3 公斤均施;或用氯化钾 34 公斤加适量氮磷肥混合湿润营养土沤制后作为软盘育苗用土,以确保秧苗期钾养分的有效供给 2、。 二、分蘖期挑施钾肥。 在插秧后到晒田前,一般亩施氯化钾 27 公斤。 施肥过程必须因土看苗挑施,重点掌握好 3 种类型田块的施用:(1)瘦质田、反酸田、冷水田、污泥田等含全钾量 下的属于缺钾类型田,此类田块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在分蘖期应挑重施好钾肥,可亩用氯化钾 57 公斤配合磷肥施用,并加施石灰粉 1015公斤,同时降低地下水位。 (2)对粘土田、油格田等含钾量中等的田块,应根据土壤肥力及目标产量而定,如亩生产 400 公斤稻谷的田片,应施氯化钾 3 公斤左右。 (3)对咸酸田、牛肝土田等含钾丰富的田块,由于酸碱度与钾含量高,分蘖期应看苗管理,苗势好的一般少施或不施钾肥。 三、幼穗分化期巧施钾肥。 幼 3、穗分化期应根据水稻前期生长情况施用钾肥。 如前作种植蔬菜等短期作物或施有农家肥、且苗势一般的,可亩施氯化钾 35 公斤;如前作种植甘蔗、玉米等高秆作物,且禾苗氮元素过多导致叶片浓绿披斜的田片,一般亩施氯化钾79 公斤,以提高植株抗性。 四、孕穗、乳熟、黄熟期补施钾肥。 孕穗至黄熟期应根据土壤肥力、气候变化、植株生长状况及目标产量而定。 一般产量中等的水稻在孕穗期补施氯化钾 3 公斤左右;目标产量达到 500 公斤,应在孕穗至黄熟期间亩补施氯化钾 5 公斤左右,以满足水稻对钾的需要,调节植株体内氮素浓度,促使水稻后期青枝腊秆、穗多粒重,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 五、根外追(喷)施钾肥。 各个时期结合除虫灭病,可亩用氯化钾 200300 克或磷酸二氢钾 100150 克加尿素 200 克兑水 60 公斤喷施,尤其在水稻黄熟期进行根外追肥效果更加明显。 通过叶面施肥,补充植株钾养分,提高抗性,减少病虫害,增加结实率和千粒重,达到高产稳定。 专利查询。水稻钾肥有效施用几个环节
相关推荐
白叶枯病黄叶。 由下向上蔓延,病叶发黄至枯白色。 受害后先在叶尖或叶边缘出现暗绿色斑点,后变成黄色长条开病斑,病部与健部分明显,象波纹形。 后期在叶面上有小圆球菌胶。 剪下叶片,用两块玻璃夹着,滴上清水,有烟雾状菌体涌出。 2黄矮病黄叶。 先从顶叶及其下 1叶发病,向上、下扩展,后逐渐发展到全叶发黄,或变成斑驳花叶,植株矮缩节间短,禾叶下垂平展,黑根多,新根少,往往纵卷黄枯死亡。 3生理早衰黄叶
1、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具有省工、省水、省肥、省秧田、省成本、增产、增收的特点。 据调查,一般田块增产 5%以上,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但个别农户效益不好,没有充分发挥该项目技术的增产、增收潜力。 其原因如下:(1)育秧不规范:一是床土准备不充分,质量不达标。 部分群众直到落谷前匆忙选用沟旁路边或大田表土作床,以至床土瘠薄,肥力水平较低,粗细不匀,草籽较多,造成苗床的杂草、杂质
率, wn 巴特沃兹(滤波器)的自然频率 [b,a]=butter(n,wn,39。 s39。 )。 %butter 函数是求 Butterworth 数字滤波器的系数,在求出系数后对信号进行滤波时用 filter 函数 [num,den]=bilinear(b,a,100000)。 %对模拟滤波器进行双线性变换,求得数字滤波器的传输函数系数 [h,w]=freqz(num,den)。
1、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是采用规范化育秧、机械化插秧的水稻移栽技术,其中规范化育秧是实现机械化插秧的关键,常用的方式有硬盘育秧、软盘育秧、双膜切块育秧三种育秧方式,只是育秧材料不同而已,目的都是围绕适合机械栽插,培育合格的壮秧健苗。 我省的育秧技术要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一、规格播种硬、软盘育秧的铺土、洒水、播种、盖土四道工序,采用机械播种流水线一次性完成。 营养土要求播前培肥熟化过筛,粒径不得大于
..................... 160 项目组织 ............................................................................................... 160 项目组织机构建设 ...........................................................
1、稻耗水厉害,如今也能节水。 科技人员创新的“水稻节水增效技术开发应用”研究在全国 19 个省、市、自治区大面积推广后收效巨大。 8 月中旬,在宁夏银川市召开的第 3 次全国水稻节水增效技术开发应用协作会上有数据显示,运用这一技术平均亩产水稻 500 公斤,每亩比常规淹水栽培增40 公斤,节水 100 立方米以上,增收节支 40 元。 19 个省、市、区科技厅、农业厅和有关高校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