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节水栽培每亩节水百立方技术内容摘要:

1、稻耗水厉害,如今也能节水。 科技人员创新的“水稻节水增效技术开发应用”研究在全国 19 个省、市、自治区大面积推广后收效巨大。 8 月中旬,在宁夏银川市召开的第 3 次全国水稻节水增效技术开发应用协作会上有数据显示,运用这一技术平均亩产水稻 500 公斤,每亩比常规淹水栽培增40 公斤,节水 100 立方米以上,增收节支 40 元。 19 个省、市、区科技厅、农业厅和有关高校的领导、专家就此交流和探讨认为:节水栽培不同于节水灌溉。 它包括生物节水、农艺节水、化学节水、工程节水、灌溉节水 5 个方面,是水稻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综合节水栽培的系统工程。 在目前严重缺水的情况下,运用这一成熟技术,不仅对缓 2、和供水紧张和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十分必要,而且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找到了一条新路。 1996 年,全国水稻节水增效技术开发应用协作组开始了这一项目的实施。 科技人员把全国 19 个水稻主产省、市、区划分为三北、黄淮海、华中、华东、西南 5 个不同生态区,建立了包括 1368 个乡、镇、场的 76 个示范区。 在 326 亿亩水稻面积中,用节水栽培法实施了 13 亿亩水稻。 总增产稻谷 40 亿公斤,总节水100 亿立方米。 节水型稻作改变了传统的淹水栽培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节水栽培体系。 全国 22 位水稻专家、学者还编制出版了水稻节水增效技术规范。 据专家介绍,所谓节水栽培,首先是选用适于节水条件下栽培的抗旱强的高产良种和旱育壮秧的种衣剂、壮秧剂、抗旱剂等,这样可以节省苗期灌溉用水。 其次是推行少耕、免耕、全旱整地与节水栽秧。 采用过水插秧,每亩也可节水40 立方米。 再者是用浅、湿、干交替灌溉,辅之以合理经济施肥,不仅补偿了因减少灌溉水,影响水稻对硅素肥料的吸收。 又有利于抑制叶片水分蒸腾,促使根系水分吸收。 同时,其他技术兼而并用也是这一系统工程的组成部分。 比如,节水稻田里的杂草化学防除、化学节水剂、化学调控的运用以及扩大不同的种植方式等。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