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利用杂糯间栽控防稻瘟病内容摘要:

1、米是城乡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由于优质地方大酒谷重感稻瘟病,杆高不抗倒,占用稻田净作产量低,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市场供需矛盾突出。 水稻杂糯间栽技术很好地解决了这一突出问题。 实行杂糯间栽能够达到:减轻、控制稻瘟病危害,兼收控防虫害和杂草的效果,实现节本降耗,增效增收。 示范推广区大面积上杂糯间栽中,杂交稻叶瘟病叶率不超过 2%,糯稻病叶率也控制在 10%左右,杂糯间栽控防糯稻稻瘟病叶瘟效果明显;杂交稻穗瘟病穗率不超过 15%,糯稻病穗率也控制在 23%左右,杂糯间栽控防糯稻稻瘟病穗瘟效果良好。 不施或少施农药,尤其是不施用高毒、高残留(毒)、高污染农药,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高杆糯稻间栽于 2、杂交稻行间,利用杂交稻根系发达且杆子相对矮、硬的支撑作用,有效防止糯稻倒伏;该技术简单易行,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杂糯间栽在杂交稻产量不变的情况下,可平均亩产糯谷 35 公斤。 水稻杂糯间栽的技术标准为:1、因地制宜合理选配多样性种植的品种组合:(1)品种选择原则:合理的品种搭配是利用水稻生物多样性控防稻瘟病(杂糯间栽)技术成功的关键。 在水稻品种抗性遗传背景的选择方面,主要是集中在遗传背景差异较大的两大类品种杂交稻和糯稻进行间作。 农艺性状方面,对杂交稻一般是选择品质优,丰产性好,抗性强,生育期中熟或中熟偏迟的品种,对糯稻品种则突出“一高一短”的特点,即选用糯稻比杂交中稻杆高 15育期短 7,分 3、蘖力强,抗倒伏、早生快发,单株产量高的品种。 经济性状的选配原则是高产品种和优质品种的搭配,满足企业和农民对高产和优质的需求,充分体现互补经济效益,提高农民多样性种植的积极性。 在实施中,则根据各地的肥水、土壤地力、海拔高度等栽培条件选择本地糯稻与杂交高产品种的搭配,同时根据本地农户的种植习惯,选用农民喜爱品种进行组合搭配。 (2)品种组合:可选择沱江糯 1 号、竹丫谷、宜糯 931、高杆大洒谷等糯稻品种与 7 号、d 优527、宜香优 1577、岗优 3551、川香优 2 号等杂交稻品种进行搭配组合。 2、科学适时育秧:为便于农民育秧,采用杂交稻、糯稻同期播种示范推广区播种时间为 3 月下旬。 在育秧 4、方式上,一般采用旱育秧简化技术,培育壮苗。 在苗床地的选择上,一般选择土壤肥力中等,地势向阳、排水良好、水源方便、平坦透气,四周无荫蔽的旱地或菜园地作苗床。 在苗床制作上,采用杂交稻、糯稻分厢育秧,按厢宽 ,沟宽 的规格整地作厢,床土充分欠细欠匀后,撒施混有壮秧剂的营养土,一般 5土混壮秧剂 1匀撒在 10耙来回耙匀,使之同 2米表土完全混合,然后浇足底水,施足底肥,一般每平方米施清粪水 15播种,覆土后盖地膜。 按每公顷本田用杂交稻精选干种子 ),)育足秧苗。 在苗床管理上,播种覆膜后要勤检查,播种至出苗前要密封保温,如床土发白,水分不足要揭膜用喷雾器或洒水壶补充水分。 当膜内温度超过 30时可揭地膜 5、两头降温。 如遇持续低温阴雨天气,可于中午揭开两头换气 10 分钟。 当秧苗达到一叶一心时,撒施混有壮秧剂的细土防立枯病,一叶一心时揭膜练苗。 3、栽培方法和田间管理:示范推广区水稻秧苗最早的于 5 月 20 开始移栽,多数集中 5 月下旬移栽,6 月初移栽基本结束。 一般亩栽糯稻 窝,窝左右,每亩总窝数控制在 窝。 对于宽窄行栽插,则按(规格栽中稻,每间隔两个宽行栽一行糯稻,厢内栽中稻、糯稻退窝。 对于抛秧,则按 3开厢,栽一行(或双行)糯稻,厢内抛栽中稻。 田间肥水管理按常规高产措施进行,认真做好病虫监测,一般不使用农药防治叶瘟;对于穗瘟有必要时,使用三环唑类农药预防一次。 当 95%以上穗子黄熟时,抢晴收割,力争做到精打细收,颗粒归仓,一般糯稻比杂交稻早 7成熟,采用割穗办法单收、单晒、单贮。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