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心理学各章内容总结内容摘要:
吸引力,防止单调死板。 (3)引导学生几种注意交替使用。 试论述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1)加强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法论的训练,学会全面地、发展地、实事求是地看问题。 (2)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 (3)加强言语训练。 (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抑制定势的消极作用。 (5)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什么 ?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有哪些 ? 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一种人际关系。 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 (1)尊师爱生。 (2)民主 平等。 (3)教学相长。 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具体方法各是什么 ? 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班主任工作的具体方法是: 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与家庭社会教育密切配合,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是什么 ? 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协调;性别角色分化;社会适应良好;情绪积极稳定;人格结构完整。 简述马斯洛的人格理论 ? (1)自我实现。 (2)需要层次理论:①生理需要②安全需要③归属和爱的需要④自尊需要⑤自 9 我实现 的需要。 依据有关的学习动机理论,提出在日常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 — 些具体措施。 (1)利用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新颖性,引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直接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实施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识兴趣和求知欲。 (3)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4)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 (5)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学习竞赛。 (6)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进学生继续努力。 1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 (1)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2)机器大工业 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 (3)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途径。 1教学过程中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有哪些基本要求 ? (1)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 (2)直视手段的运用必须与教师的讲解密切配合。 (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1试论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1)教学过程既要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有学生的主体作用。 (2 教师要对教学 过程起主导作用。 (3)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学习主动性。 (4)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的自觉积极性正确地结合起来。 1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智力技能 ? (1)确立合理的智力活动原型; (2)有效进行分阶段练习; (3)在练习过程中应注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适应培养阶段的要求,正确使用语言;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1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 (1)激发好奇心、求知欲。 培养创造动机; (2)培养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相结合的能力; (3)培养 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的能力; (4)促进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创造性的个性品质。 10 1注意有哪些品质特征 ?它可以分为哪几类 ? 注意的品质特征有: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注意可分为:不随意注意 (无意注意 );随意注意 (有意注意 );随意后注意 (有意后注意 )。 1良好的记忆品质表现在哪些方面 ? (1)记忆的敏捷性。 这是记忆的速度和效率特征。 (2)记忆的持久性。 这是记忆的保持特征。 (3)记忆的准确性。 这是记忆的正确和精确特征。 (4)记忆的准备性。 这是记忆的提取和应用特征。 18.怎样 帮助学生 1)考试焦虑是考试时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 如果面临重要的考试,而学习者又不是十分有把握,往往就会产生强烈的不安和担忧。 (2)考试焦虑有一个最佳值,处于这个值时,考试效果最好,过低或过高,都会使学习受到抑制,最常见的问题是过度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的矫正可通过以下方法。 ①自信训练。 让学生正确认识考试的重要性,摆正考试的位置,不要把考试看成是至高无上的东西。 ②进行放松训练或系统聪敏等,放松训练有意念放松法和肌肉放松法。 ③考试焦虑还可用想像系统脱敏法降低。 1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能力结构 ? (1)必须具备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表现在善于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案,组织教学,与家庭、社会配合等方面; (2)具备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语言应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和启发性,并善于结合姿态、表情、手势,使语言更具表现力; (3)具备组织管理能力,表现在善于组织和管理班集体,对学生和班级日常工作良好地组织管理方面; (4)具备自我调控能力,对于出现的新情况,教师能及时分析调整,使工作达到最优化的程度。 2论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德育原则。 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和发扬学生品德中的积极因素,限制和克服消极因素,扬长避短,因势利导,使学生思想品德不断进步。 ①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找出学生思想品德中的积极和消极因素; ②善于创造条件使积极因素健康成长,并逐步使这一因素成为学生思想因素中的主导力量;要培养学生 11 的进取心,启发他们自我教育,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22.如何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来培养学习需要 ? (1)学习 动机通过直接制约学习积极性,影响学习效果; (2)由于学习效果所产生的成败体验,反作用于学习动机; (3)掌握评分的艺术,使每个学生体验到成功感; (4)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技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23.什么是注意 ?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 ?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或对象的指向性与集中性。 良好注意品质的培养: ①要培养学生广泛而稳定的兴趣; ②要加强意志力的锻炼,培养“闹中求静”的本领; ③要养成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注意习惯; ④要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有针对性地培养良好注意品质。 24.影 响印象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 (1)自然特征:包括社会刻板现象和晕轮效应 (2)社会特征:人们能说明其在正式社会结构中明确位置的信息,确定其社会角色,然后再从他的社会角色来预言其行为,确定其对于我们的意义,确定我们行为的适当性。 (3)心理特征:我们是依据具有社会评价意义的人际关系特征和智力特征来对别人进行归类,并据此为自己的行为进行明确的方向。 25.请阐述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发展特点,并谈谈如何对青少年进行人际交往教育 ? 青少年的人际关系的发展: ①朋友关系在青少年生活中非常重要; ②在情感、行为、观点上与父母 逐渐脱离,父母的榜样作用也弱化了; ③在师生关系方面,他们开始评价教师的好坏,有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教师。 青少年的人际交往的教育: ①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互相接纳,社会交换,维护自尊,情境控制。 ②人际关系的建立:第一印象,主动交往,移情理解。 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仅供参考)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2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教育心理学的性质 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学教相互作用过程模式: P4) 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 1)五要素 ① 学生 学习的主体因素(其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过程) ② 教师 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教学过程的主导) ③ 教学内容 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 ④ 教学媒体 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影响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影响教学组织形式及学生的学习方法) ⑤ 教学环境 包括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 布置)社会环境(课堂纪律、同学关系、校风、社会文化)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认知发展过程,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 ( 2)三过程 ① 学习过程 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② 教学过程 教师组织教学 ③ 评价/反思过程 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教学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教学后的检测、反思) 学与教相互作用: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 P6)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作 用 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P912 (一)初创时期( 20 世纪 20 年代以前) 代表人物:桑代克 事件: 1903 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二)发展时期( 20 世纪 20 年代到 50 年代末)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 (三)成熟时期( 20 世纪 60 年代到 70 年代末)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 四)完善时期(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布鲁纳:认为教育心理学研究包括( 4 方面) 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廖世承 ( 1924 年) 第二章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一、心理发展 定义: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特征: ① 连续性与阶段性; ② 定向性与顺序性; ③ 不平衡性; ④ 差异性 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教育学心理学各章内容总结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教科版信息技术第一章第二节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教案
历史 1.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⑴语言的使用 人口超过 100万的语言有 140多种,其中汉语的使用人口最多,约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 所以,汉语是联合国指定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另外五种语言是英语、俄语、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 有些语言则只为几千乃至几百人使用,如美洲的土著印第安语,中国的鄂伦春语、赫哲语。 ⑵文字的创造 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诞生的,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人类语言的起源
教练技术导师训练手册11[教材
练技术课程。 这个课程最早起源于美国。 该课程诞生以后,广泛运用到世界 500 强企业,使其效益明显上升,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传入我国。 教练技术导师训练手册 11教练技术导师训练手册 11 教练技术导师训练手册 xt3努力奋斗,天空依旧美丽,梦想仍然纯真,放飞自我,勇敢地飞翔于梦想的天空,相信自己一定做得更好。 4苦忆旧伤泪自落,欣望梦愿笑开颜。 5懦弱的人害怕孤独
水稻良种介绍-巴太香占
1、巴太香占 审定编号:粤审稻 2005001选育单位:增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品种来源:理诱变后系统选育而成特征特性:感温型常规稻品种。 晚造全生育期 108113 天,比粳籼 89 早熟45 天。 株型紧凑,剑叶较长,分蘖力较强,整齐度好,粒形小。 株高 米,穗长 米,亩有效穗 ,平均每穗总粒数 ,结实率 千粒重。 晚造米质达国标优质 3 级,外观品质鉴定为特一级至特二级,整精米率 垩白粒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