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某山地生态风景园项目建议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地生态风景园项目建议书 13 休闲、运动、娱乐及生态游已成为大中城市居民的首选 , 回归自然,走近 大自然 已成为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并且 随着 城市 经济的发展, 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等多方面压力的增加,以及城市中的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更多 的城镇居民向往到大自然中放松身心、呼吸新鲜的空气、 度假 娱乐 ,这 已成为居民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人们对生态旅游需求 日益增长,为 生态观光 园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从 规划布局看, 项目景区距 城 市中心 仅 4 公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及地理环境使之成为 XX 市生态观光 公园首选。 借助现有的 林业资 源、林地资源,通过 生态观光 园的建设,将形成健康 、 稳定 、 完 整的森林生态系统,为 XX 市民以及国内外游客 提供一个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游憩休闲需要的 环境 和 休闲观光的空间 , 开发 “生态游”、 “林 家乐 ”旅游项目,既可充分挖掘潜在的旅游资源,为旅游者提供一处体验生活、返朴归真的旅游场所,还能更好地展示 XX 高原山地林业 、 生态 建设中取得的先进成果,符合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不仅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也符合我 市区 域经济发展战略,具有 很强的 优势,是实现“大旅游”与“大 林业”的 结合, 促进 XX 市 林业 产业结构调整, 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快速发展,推 动人们 林业建设 思想观念的改变 ,促进当地社会 发展 具有重要和不可替代的意义。 特别是内地游客,他们到青海来,既享受了阳光、蓝天,同时也享受 高原山地特色生态经济林植物以及以这些植物资源为主的农林产品、特色原生态食品、保健食品、保健品以及特色饮食文化以及娱乐服务,满足由观光性向生态旅游、个性化旅游的消费需求,不虚高原之游。 同时,本地市民在节假日有携家老少及亲朋好友 到 郊外游的习惯,本项目由于地处城郊结合处,离市区很近,交通十分便利,为本地市民节假日休闲度假提供一个好的休闲环境。 项目的开发建设改善城市形 象,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需求。 青海地处祖国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但自然资源丰富,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中心地区和重点地区。 XX 市 是青海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聚居了全省 %的人口,是黄河上游源头百万以上人口的中心城市。 特殊地理位置和政治 、 经济 XX 山地生态风景园项目建议书 14 地位, 决定了 XX 在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 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 但是由于 受高原大陆干旱性的气候条件限制, XX 地区自然条件差,生态基础脆弱,周边山体均为荒山荒坡,水土流失严重,而且荒芜裸露的山坡影响了整个城市的面貌,对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本项目的建设 , 紧紧 围绕 “把 XX 建设成为更加繁荣、更加美丽、更加宜居的青藏高原现代化中心城市 ”这个目标,在城市建设和整个发展中融入旅游的要素, 形成一处良好的生态建设和恢复的示范基地, 大力促进 XX 市生态建设事业的发展,这对改善城市周边环境、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起到积极的作用,为改善 XX地区投资环境、增强招商引资力度、拉动内需、 加快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发挥良好的积极影响, 城市才能越建越好,城市对外地游客才更有吸引力。 城市发展和建设用地开发的需要 根据新一轮《 XX 市城市总体规划》( 20xx2020)确定, XX 市 2020 年规划期内城镇空间布局结构为核心 — 外围、开放型、生态化的组群城市。 项目区的建设 将极大满足城市布局结构中的生态化要求;同时,随着项目区的建设, 南山紧临城市的周边范围有近 3KM2 城市建设发展用地,可开发城市一类居住用地;项目区绿化景点的建设亦是城市公共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项目的实施对于城市建设用地的拓展发挥积极作用。 生态观光游是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向 生态 观光游是时尚的旅游发展方向。 它可以为传统 的生态建设、林业生产和林业 经济发展提供一条可持续、高效的发展途径。 生态观光旅游改变了传统林业 仅仅注重 林业 本身的生产 经营的 单一经营思想,把发展的思路拓展到高度开放性的 生态建设和旅游业相结合的 新型发展方向 ,充分利用林业资源和林地资源,挖掘林业以及生态建设工程的潜力,实现附加效益。 而且 由于发展生态观光游要求美化和保护环境,因而合理经营的生态观光旅游能促进 区域 生态环境 的改善和保护,对促进区域生态平衡,实现 生态建设的 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XX 山地生态风景园项目建议书 15 项目的 建设条件以及 可行性 XX市九眼泉生态观光体验公园规划。 生态区经过十年的建设,完成了各项绿 化造林任务,前坡绿化林草覆盖率达到 78%以上,符合大南山生态绿色屏障建设工程有关建设项目的规定。 同时生态区属于 XX 市九 眼泉生态观光体验公园规划范围内,九眼泉观光体验公园规划已经批准。 项目的建设符合专项规划以及相关的政策规定。 宏观 环境 : 《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大力发展旅游业,努力把青海建设成为全国著名的高原旅游目的地,使旅游业成为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 《 XX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强调: “加快把旅游业培育成优势产业。 构建食、宿、行、娱、购、游紧密结合的旅游产业链,逐 步把 XX 建成全国知名的高原特色生态旅游集散地和区域旅游生活娱乐服务区。 ” 《 XX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指出: 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的力度。 以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为主攻方向,突出特色、扩大规模、提高档次,大力发展具有高原特色的种植业,使农产品生产向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一体化经营方向迈进。 ” 旅游客源较为丰富 随着“大美青海”的宣传,各种国际性的体育赛事的举办, XX”旅游城市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深入人心,吸引了大批省内外游客纷至沓来观光旅游,消夏避暑, XX 旅游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态势。 加之独有的夏天凉爽的气候 , 由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 GN 国际合作委员会、亚太环境保护协会等机构联合评选 ,第六届( 20xx) 中国避暑旅游城市排行榜和 20xx 中国十佳避暑旅游城市 在香港揭晓, XX 荣膺 中 国 第五 佳避暑旅游城市美誉。 这也使得 XX 成为备 XX 山地生态风景园项目建议书 16 受人们青睐的避暑好去处,将带来大量游客光顾。 该项目开发建设后,必然会充实 XX 生态观光旅游区旅游功能,延长旅游者的停留时间,以互补形式成为 XX生态观光旅游区不可缺少的一处重要的旅游景点。 地理优势 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开发,不久的将来 ,周边地域开发力度加快,城市建设开发到生态区边缘,使生态区与城市融为一体。 与市区的距离拉近,但又远离闹市, 优越的地理位置 已成为 XX 城镇居民首选的旅游地, 在绿色生态游需求日益高涨的趋势下, 势必会吸引大量的城市居民前来。 而且地势高就,视野宽阔, 可以尽情地欣赏 发展中的 XX 市全 景 , 用视野开阔的环境和 令人心旷神怡 的山林绿地美景 , 陶冶情操,放松身心。 不仅满足生态农业旅游观光,而且以高原特色农产品、特色食物加以独具特色的餐饮文化,为游客提供休闲度假、餐饮住宿、娱乐服务,真正 为游客打造 感受自然、返璞归真的 和 休闲 、 娱乐 、度 假的 理想之所。 工作 基础 项目实施地条件 适宜进行生态综合治理和生态观光产业开发。 项目的建设 需要具备基本的技术积累和技术基础。 项目实施单位自 20xx 年开始,就以打造 XX 市山地生态综合治理为奋斗目标,实施项目区荒山造林、中藏药材和林果业种植、生态恢复树种培育、森林病虫害防治、生态旅游设施建设等 有关的生态建设和产业开发技术,自主完成和经营项目区各项建设工程,能够自主开展与本项目有关的各项技术和管理,同时在多年 的 生态建设和生态经济植物资源的栽培开发过程中 ,与 有关科研 单位 建立起了 良好的 合作 关系 ,从而为观 光园区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与此同时, 20xx 年,为进一步加强企业与科院 院所的合作,发挥科研单位 的人才、成果、技术、信息优势,合作进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业科技推广,公司与 上海中医药大学、国家工程制药中心经过友好磋商,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 从而为建立中藏药材观光园、高原农业观光园奠定了坚实的 技术支撑 基础。 XX 山地生态风景园项目建议书 17 四. 项目区的基本状况 项目位置 项目区 位于 XX 市 XX 区 南侧 南山东部 ,呈东西走向,地处黄河上游一级支流湟水河中游,山地统属祁连山支脉的延伸部分。 是 XX 市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东川工业园区 的生态屏 障,也是 XX 市大南山生态 绿色屏障 建设 工程 的规划区,海拔 2280— 2775m。 属湟水流域典型的治理区域。 建设概况 公司自 20xx 年投身生态建设事业,积极实施荒山绿化,截止目前 , 已 完成绿化面积 7136 亩(其中灌溉造林 5536 亩、旱作造林 1600 亩),栽植云杉、油松、青杨、紫丁香等各类乔木和花灌木 68 万 多 株,栽植柽柳、沙棘、枸杞等共计 203 万株, 累计修筑各级 公路 20 公里, 其中 主 干 道 11 公里。 修建提灌站 1座,配套提灌机组 2 套,上水压力管道 970 米, 100 吨蓄水池 4 座、 200 吨蓄水池 2 座, 50 吨蓄水池 14 座 , 20xx 吨涝池 1 座, 并配套修建分支管道和水利管网。 先后共投入资金 3000 多万元 , 目前 经过十年的不断建设, 项目区 绿化覆盖率达到 %以上, 使昔日的荒山荒坡绿树成荫, 取得了阶段性的显著成效 , 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治理,生态环境得到了初步改善。 便利的交通使部分绿化区已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五. 建设内容和规模 充分利用 自然 空间 和林地、林木 资源 , 进一步挖掘 和开发生态 旅游资源,加强基础实施建设,计划在现有基础上, 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 进行 规划、设计与施工, 依山而建生态餐饮、旅游服务 等 设施, 把 生态 建设与 观光旅游、 休闲度假、生活体验、科普教育、产品购物 融为一体, 发展 与生态相结合的新型 XX 山地生态风景园项目建议书 18 旅游产业 和 旅游示范点。 分六个区域:入口区、山地生态观光园、 绿色产品开发观光园、高 台远眺观景区、山地 花卉 风景苑 、生态林区。 核心区为山地生态观光园、绿色产品开发观光园、山地 花卉 风景苑。 生态观光旅游 景区 建设工程 山地生态观光园 以生态区前坡 下部 东面 200 亩 土地为基础 ,开发建设高原山地生态观光园。 服务接待中心 : 发挥园区 接待、 服务、导游 等功能。 餐饮娱乐区: 占地 50 亩。 建设 现代 园 林 生态 娱乐会所,建筑面积 6600 平方米,主要以餐饮、茶艺、酒吧、娱乐、 小型 会议等服务为主。 主体结构以智能温室玻璃 构造和混凝土建筑混合 ,其玻璃钢结构不仅具有良好的透光效果,而且能够使 室 内保持四季恒温恒湿,造就四季常青生态 娱乐 环境。 独门独院的生态庄园 10 座,以当地特色建筑风格为主,主要以 农家 原生态特色餐饮 、度假、娱乐等服务, 提供 具有浓郁的 乡野气息的高档农家 式 别墅接待。 每院占地 400 平方米,总 建筑面积约 1800 平方米。 度假休闲区: 占地 50 亩,以 独立别墅为主的度假公寓 、商务公寓、 商品住宅 ,共 50 座,每座占地面积 亩,其中 30 座为建筑面积 260 平方米, 20 座建筑面积 300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13800 平方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