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抛秧大田的整地技术内容摘要:

秧栽培要想高产稳产,必须重视大田的精耕细作,尤其是小、中苗抛秧。 稻田整地包括犁、耙、耱等作业,同时还穿插施肥、晒田、泡田等。 通过整地做到“土肥相融,存肥于土,以土保水,以水调肥”,满足水稻生长发育的需要。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作为抛秧稻栽培的本田应具备水源有保证,能及时灌排,田块平整,具有良好的保水、保肥、供肥性能等基本条件。 整田的质量达到平、浅、烂、净的标准。 (1)田面要平整。 抛秧苗小,抛秧后入土浅,有较多的根系及分蘖节裸露在地表,所以对整地质量要求更高。 为了提高抛秧质量,有利于早立苗、早生快发、均衡生长,要求同一田块达到“高低不过寸,寸水不露泥,地平如镜,上水一致。 水要浅,以现泥水为宜”。 (2)耙平后地表软硬适宜,泥要烂,土壤糊烂有浮泥。 粘土田要注意糊烂程度。 如泥浆稀糊,抛栽易造成秧苗下陷,浅抛变成深栽,易僵苗不发;沙土田易沉淀,不易形成适宜的抛秧深度,越烂越有利于立苗;如果地表呈硬板状,会影响秧苗扎根,灌水时有时会引起漂秧,缺水时易干枯。 因此,抛秧田整地应掌握好土壤软烂程度。 实践证明,凡是精细整地、土块细碎的稻田,抛秧后都表现发根快、回青快、长势旺、分蘖多。 (3)杂物要除净,浮物要捞走,田面无残茬、无瓦砾、无僵垡等杂物。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