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品种-培杂航七内容摘要:

1、培杂航七审定编号:粤审稻 2005028选育单位: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品种来源:培矮 64S航恢七号特征特性:感温型两系杂交稻组合。 晚造全生育期 109111 天,与培杂双七相近。 分蘖力中等,抗倒力和后期耐寒力均较弱。 科高 米,米,穗大粒多,每穗总粒数 159162 粒,千粒重。 稻米外观品质鉴定为晚造二级,垩白粒率 垩白度 直链淀粉含量 胶稠度 50 毫米,长宽比 抗稻瘟病,全群抗性频率 对中 C 群、中 B 群的抗性频率分别为 田间多数点稻瘟病未发生或发生轻微,有个别点穗瘟发生中等;高感白叶枯病,对 5 菌群均表现高感。 产量表现:2003、2004 年晚造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 斤,20 2、03 年比对照组合培杂双七增产 增产显著,2004 年与对照组合培杂双七平产。 栽培技术要点:早造 23 月播种,秧龄 2530 天(抛秧 1520 天),晚造7 月上中旬播种,秧龄 1518 天(抛秧 710 天);适当稀植,亩插 穴 23 苗,抛秧每亩 30 盘左右为好;注意中期排水晒田,中后期适施钾、磷肥,以防倒伏;注意防治稻瘟病,特别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制种技术要点:恢复系按照自花授粉作物品种提纯复壮技术方法,单选单繁,注意防止人为机械混杂;父本应提前 79 天播种。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培杂航七为感温型两系杂交稻组合。 晚造全生育期与培杂双七相近,丰产性较好,米质未达国家优质标准,外观品质鉴定为晚造二级,中抗稻瘟病,高感白叶枯病。 除白叶枯病常发区外,适宜我省各地早造和中南稻作区晚造种植,栽培上要注意防治稻瘟病和防倒伏,特别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符合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审定通过。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