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强化栽培关键技术内容摘要:

1、育壮秧,中小苗移植:根据品种特性和当地生态条件适期播种,苗床每100 米 2 施有机肥 100 公斤,氮磷钾三元复合肥 15 公斤。 播种量为 2。 秧田期一般 20 天,秧苗长到 5 叶左右及时移栽到大田,保持根系不干。 移栽时要求浅插,秧苗直立,减少根系损伤。 本稀植有利于根系和冠层发展,避免多本引起的根系竞争。 杂交稻一般移栽密度为亩栽 8000(行株距 350常规粳稻移栽密度一般为亩栽 11000(行株距 300土壤条件好的行株距可以增大些,如在天台杂交稻两优培九移栽密度为 6000,亩产达 732 公斤。 在玉环 范方采用常规稻春江糯 2 号移栽 丛,亩产 斤。 3好气灌溉:移栽期浅水插秧,返青期 2、土壤保持足够水分,以后可以采取浅水灌溉,等落干后进行第 2 次灌溉,如果期间下雨能满足水分要求可不必灌水。 在水稻营养生长阶段可采用湿 3,干 3干干湿湿灌溉,保证土壤通气便于根系生长。 生殖生长阶段保持 1水层。 此外,水分管理措施还要根据土壤类型、劳力情况和其他因素而定。 4精确施肥:适施氮肥,增加钾肥用量,重视有机肥投入。 一般每亩要求施有机肥 1000 公斤,全部作基肥,亩总施氮量 肥追肥穗肥比631),施氯化钾 10肥追肥比 11)。 后期结合病虫害防治喷磷酸二氢钾 1。 5综合防治:因为水稻强化栽培在田间不能以水压草,杂草容易生长,草害问题比较严重,要进行化学除草。 一般在移栽后 7 天左右施分蘖肥时拌除草剂施下,结合灌水。 水稻强化栽培一般纹枯病很少发生,但螟虫危害较重。 害虫防治以螟虫,纵卷叶螟,稻飞虱等为主,可用锐颈特、杀虫双和扑虱灵等,在喷药时应增加用水量。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