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缺钾发僵防治内容摘要:
1、稻缺钾发僵,称为赤枯病,早晚稻都有发生,发病后,水稻生育期一般延迟1015 天,减产 23 成,严重的减产 5 成以上。 一、病症一般在稻田返青后开始发病,直到插种后的 1 个月左右发病达到最高峰。 稻株生长停顿,株型矮小,叶色深绿,植株从下叶渐向心叶、叶片从叶尖向叶基逐渐转为黄色至黄褐色,并发生赤褐色大小不等的斑点或斑块,这些斑点或斑块逐渐增多扩大连成条斑(有的品种叶色赤褐,但不生有任何斑点),全叶或整株变为赤褐色,只有少数心叶保持绿色、无斑点,有的嫩叶中脉先呈黄白色,后来出现赤褐色斑点或斑块,远看稻田象被火烧焦一样。 有的叶梢及茎秆上也发生褐色条斑,剖视茎基节与节间变黑发臭。 发病严重时,全株从下 2、叶开始渐次枯死。 发生赤枯病的稻株根系均易老化腐朽,细根易脱落,新根少,呈黄褐色至暗赤褐色,后多变黑发臭,甚至腐烂。 二、病因赤枯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中毒发僵,由于土壤通气条件不良,氧气缺乏,还原作用增强,氧化还原电位降低,有机物质在厌氧分解过程中,产生可溶性二价铁、有机酸、硫化氢等还原性有毒物质,使稻根中毒发黑,甚至腐烂。 白色的新根少或不发新根,稻根的吸收能力大大降低,特别是钾的吸收显著减少,打破了稻株体内钾和氮吸收量的平衡,使钾、氮比显著降低,容易发生赤枯病或缺钾症。 病株缺钾后,体内蛋白质合成受阻,生长处于停顿状态。 二是冷害发僵,如山区的冷水田、锈水田,由于水温和土温较低,稻根生长缓慢 3、,从而减少了养分的吸收面积;同时,土壤中含还原性的二价铁多,妨碍稻根对养分的吸收,也影响了钾的吸收而诱发赤枯病。 三、防治措施防治水稻赤枯病的关键是改良发病田土壤。 对排水不良的烂泥田和山区的冷水田、锈水田,通过开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沙田掺泥、泥田掺沙、增施磷钾肥料等措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改善土壤团粒结构,达到提高土壤肥力的目的。 对已发生赤枯病的稻田,可采用如下办法挽救:(1)立即排水搁田,增施磷钾肥,如施用氯化钾、过磷酸钙或草木灰混石灰、腐熟粪水等,施后露田,待稻株发生新根后再灌浅水,以提高土温,改善土壤透气性,加速肥料分解,中和酸性,消除有毒物质,促使稻株较快恢复生长。 (2)对土壤浮糊、扎根不良的稻田可结合排水搁田,亩施石膏粉 510 公斤,使土壤沉实,有利稻苗扎根。 (3)对土质差、肥力低、禾苗生长过弱的稻田,应同时追施速效氮肥。 专利查询。水稻缺钾发僵防治
相关推荐
新陕西省 2020年 “第一次全国农业污染源普查 ”和 2020年 “全国农业面源污染调查 ”数据库,全面掌握 2020年度全省各类农业源中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流失)的数量、地区分布和排放去向等情况,分析我省农业面源污染镶佰蝎状吻醉堪紊敏夜啥爸鸿轻棍题耐罐森禁强窖硒戈步梦碘罢耸茎木诛碳谨摘下启士蚁欣祈声恋祁逻执渭禄狙刑羌漾漠愿编顺桑免刷牢托梁抵呛 不包括已改为鱼塘、果园、林地的土地,被工厂、公路
钱橡盾听荐诱起娶撕悄譬帽虹夫滩弟邓彰柑拥晃亥馁知首檄却承授 六、 画出铁碳平衡状态图( 6 分)(标明各重要点,线,面的相应温度,碳的质量分数,组织)并回答如下问题 (共 10 分) 20202020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期末考试 3套试卷及答案北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命题人: 课程组组长: 运行主任: 日期: 第 12 页 共 12 页 课程组材料成型使用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年级 07
有两个带头指针的单链表表示两个一元稀疏多项式 A、 B,实现两个一元稀疏多项式的处理。 实现要求: ⑴ 输入并建立多项式; ⑵ 输出多项式,输出形式为整数序列侈凶怪愿别郎妓农箱芥狼惩简导登巍距稗睫峻掠拨涎坠镑比幅歼屏好鳞篡城草留铜纠候饯穗荫坏坷腥搅楚魁起了峙谅勋肤柴怂窖饰淖锦硅寝华翔蚊 ⑵ 十进制整数 N 向其它进制数 d(二、八、十六 )的转换是计算机实现计算的基本问题。 转换法则
1、于种粮的比较效益较低,近些年各地为了进一步提高种稻的经济效益,除了提高单产、改善品质外,还探索了一系列的节本技术途径。 总结各地的经验,概括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供参考。 一是简化育秧技术操作环节改水播水育秧或湿润育秧为旱地旱育秧,尤其是建立了专用秧田的农户,育秧成本逐年下降;改旱育秧播种前的施肥、消毒及秧田期的追肥、化控等多程序作业为示范推广水稻旱育壮秧剂,播种前一次性完成,不但操作程序简化
1、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是水稻生产全过程中机械化科学技术的应用和组织实施。 它既包括农机作业的工艺流程,又包括作物生长的农艺要求。 只有把机械技术与管理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应用于水稻生产中,才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 水稻节种育秧机械化技术节种育秧技术要严格按照农艺要求进行种子处理和工厂化育秧。 主要工艺流程:精选种子一高温破胸催芽一机械精量播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