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全程机械化的生产技术内容摘要:
1、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是水稻生产全过程中机械化科学技术的应用和组织实施。 它既包括农机作业的工艺流程,又包括作物生长的农艺要求。 只有把机械技术与管理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应用于水稻生产中,才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 水稻节种育秧机械化技术节种育秧技术要严格按照农艺要求进行种子处理和工厂化育秧。 主要工艺流程:精选种子一高温破胸催芽一机械精量播种。 2 水稻栽植机械化技术机手在机插秧时,要直线行驶,来回进行,合理密植。 一般机插秧,行距为30右,穴距为 1215穴率不超过 3。 机插的秧苗深浅要一致,基本做到无深秧,无漂秧。 3 机械耕整地技术使用水田耕整机,水田驱动耙或旋耕机等机械对水田进行耕整。 机 2、耕要求耕透熟土层,覆盖平,无残茬,晒垡 23d,水整后地面高差不过 3壤柔软无僵垡。 4 机械深施肥技术为提高肥料利用率,通常在进行土壤深耕作业时,使用化肥深施机械装置,将底肥翻到土表以下 615农作物追肥时也可应用这项技术。 5 机械植保技术主要采用机动远程喷雾防治病虫草害。 一般田块,操作者只需站在稻田的纵横埂上,交错喷雾,无需下到稻田中间,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作业效果。 6 水稻收获机械化技术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收获机型,采用分段收割与联合收获相结合的方式,一般在黄熟期,当稻谷中含水量在 18%19时收割,留茬高度一般在 30下。 7 水稻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水稻秸秆还田技术,是指在水稻收获后,直接将秸秆粉碎抛撤到田中,放水泡田后补施氮肥,然后用反转旋耕灭茬机或水田旋耕埋草机或水田驱动耙等水田埋草耕整机具进行埋草整地作业,该技术适宜双季稻或多季稻产区。 另外,在水稻生产过程中还有利用节水、节能机械排灌和田间运输等机械化技术。 专利查询。水稻全程机械化的生产技术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水稻轻简节本增效技术
1、于种粮的比较效益较低,近些年各地为了进一步提高种稻的经济效益,除了提高单产、改善品质外,还探索了一系列的节本技术途径。 总结各地的经验,概括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供参考。 一是简化育秧技术操作环节改水播水育秧或湿润育秧为旱地旱育秧,尤其是建立了专用秧田的农户,育秧成本逐年下降;改旱育秧播种前的施肥、消毒及秧田期的追肥、化控等多程序作业为示范推广水稻旱育壮秧剂,播种前一次性完成,不但操作程序简化
水稻青枯病发生原因及防范措施
1、响水稻正常灌浆结实。 水稻青枯根据发生原因可分为生理性青枯和病理性青枯两种,病理性青枯根据病原分小球菌核病青枯和细菌性基腐青枯,生理性青枯与气温突变、水稻抗逆能力差、水稻品种等因素有关。 一、水稻青枯病几种类型及症状 要发生在晚稻灌浆期,病株叶片萎蔫内卷,呈典型的失水症状,叶片与谷壳青灰色,似割倒摊晒 1 天的青稻,茎秆基部干瘪收缩,无病斑,易倒伏。 该病发病迅速,发病前病、健株并无异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