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鳃蚯蚓内容摘要:
态特征成虫体长 5080色至红褐色,体节多于 120 个,在身体后部60背腹正中线上,生有细长的丝状鳃,身体前部埋在土壤中,后部有鳃的部分则伸出土外,呈波形摆动,进行呼吸,遇有惊扰时缩入土中。 生活习性在低洼、腐殖质多的烂泥田及过水田发生多,常 2030 头群居,多时可达 100 头以上,烂泥层浅的沙土地发生少,早春地表 10气温达 12时开始活动,逐渐转向地表。 20时最活跃。 当土温达到 21,土壤相对湿度高于 50时,尤其是春季地表温度高于深层土温时,湿度大,蚯蚓则上升到地表活动和繁殖,部分鳃毛伸出泥外,作波状摆动,在 24 小时能排出粪泥 20,这时对幼苗容易造成伤害。 防治方法(1)用 枯水淋根部,每 667苗,用茶枯 5水 250可控制其为害。 (2)喷洒融杀幼蜗可湿性粉剂 150 倍液防治蛆则有效。 (3)采用化学药剂防治时,每 667 50辛硫磷乳油 50 90晶体敌百虫508、80敌敌畏乳油 100用少量水稀释后再拌细砂 30施,也可用上述剂量对水 60雾。 (4)鳃蚯蚓为害重的地区,要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实行间歇灌水或水旱轮作等农业措施。 专利查询。水稻鳃蚯蚓
相关推荐
1、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是水稻生产全过程中机械化科学技术的应用和组织实施。 它既包括农机作业的工艺流程,又包括作物生长的农艺要求。 只有把机械技术与管理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应用于水稻生产中,才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 水稻节种育秧机械化技术节种育秧技术要严格按照农艺要求进行种子处理和工厂化育秧。 主要工艺流程:精选种子一高温破胸催芽一机械精量播种。 2
1、响水稻正常灌浆结实。 水稻青枯根据发生原因可分为生理性青枯和病理性青枯两种,病理性青枯根据病原分小球菌核病青枯和细菌性基腐青枯,生理性青枯与气温突变、水稻抗逆能力差、水稻品种等因素有关。 一、水稻青枯病几种类型及症状 要发生在晚稻灌浆期,病株叶片萎蔫内卷,呈典型的失水症状,叶片与谷壳青灰色,似割倒摊晒 1 天的青稻,茎秆基部干瘪收缩,无病斑,易倒伏。 该病发病迅速,发病前病、健株并无异样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在于一种酶中,能促进细胞的呼吸作用,锌还能影响叶绿素和生长刺激素的形成。 一、形态特征。 水稻缺锌时,主脉有失绿现象,沿主脉向叶缘扩大而多呈黄白色,最后整个叶片呈褐色,植株矮小,分蘖小,根系伸展迟缓。 轻度缺锌时,分蘖和基部老叶出现少量褐色斑点;严重缺锌时,稻丛矮缩,一片赤褐色,生长受抑制。 水稻缺锌,轻者减产,重者枯死。 二、发生原因。 水稻对锌的需要量很小,与氮、磷、钾相比
1、1)生活习性:三化螟以成熟的幼虫在稻茬的地表下基部秆中越冬,第二年育秧期间化蛹成虫(蛾子)。 成虫有很强的趋绿性、趋光性,白天潜伏在秧苗下部,受到惊动时迅速飞起直落不远处,傍晚出来活动,或交尾或产卵。 一头雌蛾产卵最少的 1 块,最多 5 块,300 粒左右。 卵块长椭圆形略扁,多产在中上部叶片上,初期为乳白色,发育成熟时呈灰黑色,上面覆盖一层棕色茸毛,似半粒发霉的黄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