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鳃蚯蚓内容摘要:

态特征成虫体长 5080色至红褐色,体节多于 120 个,在身体后部60背腹正中线上,生有细长的丝状鳃,身体前部埋在土壤中,后部有鳃的部分则伸出土外,呈波形摆动,进行呼吸,遇有惊扰时缩入土中。 生活习性在低洼、腐殖质多的烂泥田及过水田发生多,常 2030 头群居,多时可达 100 头以上,烂泥层浅的沙土地发生少,早春地表 10气温达 12时开始活动,逐渐转向地表。 20时最活跃。 当土温达到 21,土壤相对湿度高于 50时,尤其是春季地表温度高于深层土温时,湿度大,蚯蚓则上升到地表活动和繁殖,部分鳃毛伸出泥外,作波状摆动,在 24 小时能排出粪泥 20,这时对幼苗容易造成伤害。 防治方法(1)用 枯水淋根部,每 667苗,用茶枯 5水 250可控制其为害。 (2)喷洒融杀幼蜗可湿性粉剂 150 倍液防治蛆则有效。 (3)采用化学药剂防治时,每 667 50辛硫磷乳油 50 90晶体敌百虫508、80敌敌畏乳油 100用少量水稀释后再拌细砂 30施,也可用上述剂量对水 60雾。 (4)鳃蚯蚓为害重的地区,要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实行间歇灌水或水旱轮作等农业措施。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