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栽培草菇正当时内容摘要:

2、成宽 1 米,高 6070 厘米左右的长堆,长度不限,少量的也可堆成圆堆。 在堆的两侧周围用直径 34 厘米的木棒打斜孔至料堆底部,打孔的间距为 10 厘米,以便通气。 在料堆上插温度计观察料堆温度,23 天后堆温可上升至 55以上,这时可进行第一次翻堆。 翻堆的方法是将内部的料翻到外部,外部的料翻到内部,再进行发酵,经过 1 天料温重新上升到 60左右,再进行第二次翻堆。 一般翻堆 3 次即可达到充分发酵的目的。 三、铺料播种将发酵好的棉籽壳运到畦床上,排成波浪式,约 30 厘米宽一个波浪,波峰处料厚 1214 厘米,波谷处厚 510 厘米。 播种方法可用层播、穴播或混播,最上一层播种量要大,约占总播种 3、量的 50%。 然后在上面盖塑料薄膜,再在小拱棚上盖草帘。 四、管理措施注意保温。 气温较低时,晴天上午 10 点左右揭草帘增温,下午4 点左右盖草帘保温,阴雨刮风天不揭草帘。 在气温较热的时候要适当降温,高温时中午不能揭草帘,只能早晚掀开。 总之,要注意料中的温度一般不能超过 40,料表的温度一般不能超过 36;料温低时要尽量保温,料温不要低于30。 注意保湿。 若遇气温干燥、土壤和培养料偏干,最好在中午加水,使土壤湿润。 沟内水面在畦底 1 厘米以下,一般水温不能太低,最好是 2835。 注意通风。 每天结合检查温度进行通风换气,播种 35 天后加大通气量,一般将塑料薄膜四个边角揭开通气两次,每次约 1 小时。 覆土。 播种 57 天后菌丝长满畦床,此时要选择洁净肥沃的菜园土进行覆土。 土层控制在 的含水量要掌握在手捏能成团,放开能散开的程度。 覆土后仍须盖薄膜,待菌丝长到土层上后再将薄膜掀开。 五、出菇管理待菌丝体扭结时开始出菇管理。 要注意控温保湿,一般不能直接浇水,主要通过向沟内灌水使土壤湿润、培养料吸水,以供菇蕾生长发育的需要;要揭帘透散光,以利于菇体发育。 六、适时采收当菇体长至小鸡蛋形尚未破膜时采收,采收过迟易造成菇体开伞,降低商品价值。 鲜销的要尽快上市,制罐头的要及时加工处理。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