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装式屏蔽机房工程内容摘要:

房的电源总控,内设空气开关,熔断器,指示灯,端按钮、接地线柱等。 、屏蔽室通信系统及信号接口装置 ☆光纤波导管: 多模、单模光缆均通过专用光纤波导管引入屏蔽室内 (波导管孔径7mm)。 传输装置(设备)单独制作电控箱,根据设备外型尺寸在电控箱内制作桥架。 安装示意图如下: ☆其它线缆屏蔽处理: 7 在屏蔽室监控、消防系统中,模拟信号的设备线缆屏蔽措施采用屏蔽室专用滤波器接入。 消防系统:烟感温感控制线通过消防滤波器进入屏蔽室,消防管通过波导管屏蔽接口接入,屏蔽接口孔径按消防管直径配置。 视频信号的干扰在图象上表现为地花点和50HZ横纹 滚动,对于雪花点干扰是由于传输线上信号衰减以及耦合了高频干扰所致,图象中的高频干扰的频带在8MHZ以内,采用空隙率为50%左右的屏蔽网可基本消防高频干扰,达到50%的空隙率屏蔽比较好的方法是采用带有双层屏蔽的视频电缆。 屏蔽电缆的屏蔽层两端必须将芯线完整的覆盖起来,电缆两端的连接器外壳必须能够与电缆所安装的屏蔽 体 360176。 电气搭接(即:与屏蔽 壳体 表面形成完整的圆周连接)。 D 形连接器的屏蔽端接方式 如下图: 、屏蔽室配电系统 1. 根据各设备用电负荷的大小、选用合适线径的 供电电缆和不同容量的电源滤波器。 2. 电源滤波器测试标准符合: MIL— STD— 200A 3. 屏蔽室的强电部分采用机房专用滤波器。 4. 室内电缆沟或管线走线,按要求位置配置电源插座。 (按现场环境和用户要求分布)。 5. 所有电源滤波器应集中安装,滤波器前端不能有过流保护装置但可设置过载装置。 8 、屏蔽壳体接地 系统内的所有电气设备,包括辅助设备,外壳均应接地。 因为电子设备的电源线绝缘层破坏和偶然接触时,设备的外壳可能带电,极易造成人身和设备事故,必须将外壳接地,以使外壳上积聚的电荷迅速排放到大地。 直流地:又称逻辑地, 是系统的逻辑地,即计算机中数字电路的低电位参考地。 屏蔽室的逻辑地也通过专用逻辑地滤波器引入。 、室内装饰  装修设计依据  国标 GB288789《计算站场地技术条件》  国标 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  国标 GB936188《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  国标 GB665086《计算机机房活动地板技术要求》  国标 GB5022295《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 《通讯机房静电防护通则》  机房楼层及现场实际情况。  装修主要材料的选择 根据《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室内装修要求,所选材料材料应为( 燃烧性能等级A)或难燃烧材料(燃烧性能等级B 1) 1. 吊顶:选用吸音微孔板(燃烧性能等级A),其规格为方板,内衬黑色吸音阻燃纸,该吊顶板不起尘、不吸尘、拆装方便,为吊顶内的线路及灯具的维修提供了条件。 2. 墙面:采用 烤漆彩钢板,内衬 12mm 防火石膏板组成,彩钢板采用静电哑光烤漆工艺,具有美观、防潮、防霉、耐酸碱、防静电、隔音等效果。 3. 地板:选用优质全钢抗静电活动地板(燃烧性能等级 A)其与普通抗静电型复合地板 (燃烧性能等级B2 )的主要区别在于,以高强度、非燃性材料为内层基材,负荷承载能力极强,而且更具有良好的防静电、防火、防潮、防锈等功能,各项技术指 9 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有关标准(国家GB6650,GB9361标准)。 地板支架高度为 约为 150mm200mm。 4. 除主材选择非燃性或难燃性材料外,其它材料尽可能选择难燃性材料,另外,在吊顶和铺设地板以后,室内的净空间高度应保证有。  装饰后的效果及说明 整体上考虑,屏蔽室内空间的设 计应遵循简洁、明快、大方的宗旨,强调实用性,摒弃矫揉的装饰,整个区域采用中性色为基调,屏蔽室吊顶为奶白色金属方形吊顶板,墙面烤漆彩钢板淡色,地面为玉白色乱花纹图案活动地板,表现该区域为技术工作场地,工作人员进入机房后心情会趋于平静,有利于尽快投入工作和长时间工作。 、室内电器系统 1. 屏蔽室内配置开关插座白炽灯,合理安排灯具开关、插座、数量及位置,以确保照度达到要求。 2. 屏蔽室内所有电缆管线都应从防静电地板下面放线,室内强弱电线缆不可合并扎捆,安线缆类别分开铺设。 3. 相关电器配置按工艺要求执行,无要求者按 GB2887— 90 执行。 、机房配电箱 1. 为保障各种设备的用电安全,屏蔽室外制作一个电控箱作该机房的电源总控,内设空气开关,熔断器,指示灯,接地线柱等。 2. 信号类传输装置(设备)单独制作控制箱,根据设备外型尺寸在电控箱内制作桥架。 10 、消防 报警及气体灭火系统 HFC227七氟丙烷自动灭火系统 HFC227ea灭火剂分子式为 CF3CHFCF3。 其特点是无色、无味、不导电、无二次污染、对臭氧层的耗损潜能值 (ODP)为零、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