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袋栽技术内容摘要:
1、、选择优良、强健的菌种。 目前适宜香菇袋栽的品种有33、68、申乡 2 号及花菇 939。 选择菌丝白色、绒毛状、有爬壁力、生长旺盛、菌龄低、无拮抗线、无杂菌的菌种。 2、菌棒的制作。 时间在 8 月中旬至 9 月上旬。 生产工艺流程:拌料装袋扎口灭菌冷却接种。 香菇袋料栽培的常见配方“782011”,即木屑 78%,麸皮或米糠 20%,糖 1%,石膏粉 1%,料水比为 1 比 1。 2 比1。 3,菌棒装袋扎口后经灭菌消毒,冷却后再接种,此步骤必须在无菌条件下操作,严防杂菌污染。 3、发菌管理。 时间 8 月中下旬到 10 月中下旬。 (1)翻堆检查:接种后715 天,菌丝定植,发菌圈约 5 厘米,进行翻堆检查, 2、如有污染的菌棒及时清理或返工重做再作利用。 (2)刺孔通气,一般刺 34 次。 (3)防止烧菌,室内注意通风、遮光,堆温超过摄氏 40 度时分散菌棒,降低棒堆高度。 4、菇场选择。 要求背风向阳,地势平坦,靠近水源,通风良好,环境清洁,病虫害少,一般选择水稻田为宜,每亩可排放 8000 至 10000 袋。 5、菇棚搭盖。 脱袋前建好菇棚,要求“三分阳光七分阴”,荫棚高度 22 米,棚内搭建排架。 先整地作畦,畦宽 1 米,高 25 厘米,架高 30 厘米,间距 20 厘米,排架搭建后,在畦床上架设塑料拱棚。 6、菌棒排场、脱袋和转色。 脱袋前 7 至 10 天将菌棒排放在搭架上,让其自然转色,当有少量菇蕾出现 3、或已转成裼色时即可脱袋,脱袋后加强温湿气管理,要揭膜通风,促进菌丝转色,在菌棒上形成一层棕裼色的菌皮。 7、出菇管理。 10 月下旬至次年 5 月中下旬。 (1)当菌棒转色后,人为拉大温湿差、光照刺激等,促进菇蕾形成,白天盖紧薄膜,提高温度,增加湿度。 夜间揭膜,刺激原基形成,一般经 3 至 4 天即可长出菇蕾。 出菇期应注意保温保湿,菇床温度控制在摄氏 20 度左右,湿度控制在百分之 85 至 90 之间。 在秋菇期,喷水不宜太多,菌棒太湿,影响菌丝生长,导致菇蕾死亡。 (2)春季出菇,3 至 4 月份气温由低到高,菌丝生长旺盛,出菇多,需水量增多,管理上要求补水出菇。 经秋冬菌棒含水量降到 35%左右,要进行浸水或注水,用 8 号铁丝在菌棒两端打 6 至 12 厘米深的孔,将菌棒放入浸水池内用重物压住菌棒浸没在水中 4 至 8 小时,取出排场。 春季温度高,雨水多,杂菌繁殖快,应加强通风,空气湿度维持在 85%左右,当温度高达摄氏 30 度以上时应采取降温措施,如加厚遮荫物、早晚通风、空间喷水等。 8、采收与加工。 当香菇子实体长到八成熟时,形似“铜锣边”时即可采收。 香菇加工有烘干法、晒干法和烘晒结合三种。 烘干后分级包装贮藏。 专利查询。香菇袋栽技术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香菇代料栽培的春菇管理
1、菇的春菇管理必须针对当地气候特点进行管理。 江南春季气候特点是低温、阴雨、多湿,待日平均气温大于 12,即可进行春菇管理。 春季是室外香菇发生全盛期,其产量占全年香菇产量的 30%60%(视品种和制棒时间迟早)。 管理之前,应根据出菇批数、失水状况及污染情况分别进行补水。 (1)补水经过秋季 23 批采收,菌棒含水量随着出菇数量增加、管理期拉长、木屑腐及营养消耗而逐渐减少,至开春时
抹灰工程施工工艺标准[最新
章 混合结构工程抹灰施工工艺标准 1.适用范围:本节适用于普通砖混结构以及混凝土空心砌虏哥摘咸象乍析历厨带演角疡不眯麦毖阶孔壕僚赎养分荡饼庶庙鸯冤毖只力狈祁蒲熟氖滓砌氏导猛抚耙唾拾忽滥倦赠敖裳简娄鸭过勒距宣腰福雏研 做水泥护角:室内墙面的阳角、柱面的阳角和门窗洞口的阳角的作法应符合设计 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应采用 1: 2水泥砂浆做暗护角,其高度不应低于 2m,每侧宽度不小于 5cm。
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管理条例
理注销登记,向机动车所有人交付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出具的《机动车注销证明》。 公安机关收缴的拼装车、报废机动车,以及其他有关部门依法查扣、没收的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应当 交回收拆解企业拆解。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买卖或者伪造、变造《报废机动车回收证明》,不得买卖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报废机动车回收证明》。 第十六条 回收拆解企业对回收的报废机动车应当逐车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