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段木栽培内容摘要:
1、枝、杆切成段,再进行人工接种,然后在适宜香菇生长的场地,集中进行人工科学管理,这种方法就叫做香菇的段木栽培。 一、菇木的准备 1、菇木的选择适于香菇生长发育的树种很多,有栗树、柞树、槲树、桦树、胡桃楸、千金榆、生赤杨等。 作为香菇生产所需要的树木,树龄以 15生的树木最适宜。 菇木的直径以 5米的原木较为理想。 2、砍树选好的树木要及时砍伐,伐树期选在深秋和冬季较好。 这时树内营养丰富,树液流动迟缓或停止,树皮不易剥落,砍伐后的树木因细胞不会立即死亡,不宜马上接种,要将其放在原地数日,待树木丧失部分水分后,方可剃枝,并运至菇场。 在砍伐搬运过程中,必须保持树皮完整无损不脱落。 没有树皮的段木菌丝很难定植,也 2、很难形成原基和菇蕾。 3、截断运到菇场的原木,要自然风干一段时间,风干时间的长短应根据不同树种的含水量而定。 当菇木含水量为 35%接种,最适于菌丝生长发育。 含水量大小可根据菇木横断面的裂纹来判断,一般细裂纹达菇木直径的 2/3 时,就达到了适合接种的含水量。 此时可将菇木截成 1 米左右的木段,菇木长短要一致,便于堆放和架立操作。 二、菇场的选择菇场要选择在树资源丰富,便于运输管理,通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地方。 菇场最好设在稀疏阔叶林下或人造遮荫棚下,要求四阳六荫,花花折射阳光能透进的地方。 菇场附近要有溪流等水源,以便水分管理。 常年空气相对湿度平均在 70%左右为理想,菇场的土质以含砾多的砂质土为最佳, 3、这样可使菇场环境清洁,菇木不易染病,生虫。 三、接种 1、接种时间气温在 15左右时为接种的最佳时期,气温偏低发菌虽慢,但杂菌污染机会少。 2、接种方法制备的香菇栽培种有木屑菌种和木塞菌种,因此接种方法有两种。 (1)木屑菌种接种法接种前先用电钻或打孔器在菇木上打孔,孔深 米,孔径 米,接种孔的行距 6米,穴距 10 厘米,品字形排列。 接种时取木屑种一撮,填入接种孔内,再将预先准备好的树皮盖盖在接种孔上,用锤子请轻敲平。 玉米芯也可以作封盖,先将玉米芯用锤子逐个接种孔敲入即可。 (2)木塞菌种接种法此法使用的一般是圆台形木塞菌种,也有圆住形木塞菌种,种木应根据接种孔的大小制备。 接种前先在菇木上打孔,然后 4、将一块培养好的木塞菌种塞入孔内,并用锤子敲平。 四、上堆发菌发菌也称养菌,发菌的过程就是将接种后的菇木按一定的格式堆放在一起,使菌丝迅速定植,并在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向菇木内蔓延生长的过程。 发菌时,菇木的堆放方法有以下几种:1、井字形适于地势平坦、场地湿度高、菇木含水量偏足的条件采用。 首先在地面垫上枕木、将接种好的菇木以井字形堆成 1 米高的小堆,堆的上面和四周盖上树枝或茅草,防晒、保温、保湿。 2、横堆式菇场湿度、通风等条件中等,可采用横堆式。 堆时先横放枕木,再在枕木上按同一方向堆放,堆高 1 米左右,上面或阳面覆盖茅草。 3、覆瓦式适于较干燥的菇场,先在地面上横放一根较粗的枕木,再斜向纵放 4菇木,以此类推,阶梯形依次摆放。 除上述 3 种摆放方法外,还有牌坊式、立木式和三角摆放方法,个菇场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 专利查询。香菇段木栽培
相关推荐
1、过假困山和困山阶段,段木的内部菌丝已充分蔓延,这时的段木改称为菇木。 判断段木是否已发育成成熟的菇木,是相当关键的一环。 菇木成熟的特征是:段木渐腐解,变松软,变轻,吸水增重 20%以上;树皮不光滑,如显出小疙瘩,有米粒大小白点是香菇原基形成的雏型。 如小疙瘩不明显,可以用手触摸判断,如手指压之感觉柔软有弹性;叩击菇木,音低沉,不清脆,说明菇木已成熟。 菇木成熟度判断并非易事
回护士都必须严格核对,共同唱对手术包内器械、大纱垫、纱布、缝针等数目,并由巡回护士即时在手术护理记录单记录并签名。 术前后包内器械及物品数目相符,核对无误后,方可通知手术医师关闭手术切口,严防将异物留于体腔内。 5) 手术切除的活检标本,应由洗手护士与手术者核对,建立标本登记制度,专人负责病理标本的送检。 (4) 输血查对制度 依据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制订抽血交叉配备查对制度
续教育学习,每年完成 ≥10 学分。 ( 7) 继续提高学历层次和外语水平的学习。 2. 培训方法 : ( 1) 参与临床护理工作 ( 2) 参与临床实习护生、轮转护士、进修护士 的临床带教工作。 ( 3) 参加院内、院外护理继续教育学习和各种形式的护理学术活动。 3. 考核方法 : ( 1) 完成基础护理理论考试每年 ≥1 次,操作考试 ≥1 次,成绩达标。 ( 2) 参加院护理部组织的、科内
1、菇在反季节栽培中,往往因生产条件的调控不到位而产生畸形菇,影响菇品的商品质量及其价值,使生产效益大打折扣。 畸形菇的主要表现及防治措施为:1、菌盖小而薄:表现为菌盖既薄又小,即使菇龄较长也无法长大,鲜食时没有香菇的特殊香味;其发生原因一是没有完成转色,花菌袋或白菌袋即进行出菇;二是基料营养明显不足;三是生长的温度偏高。 防治办法:没有转色的菌袋,一定要调控条件进行转色;如果基料营养不足
是香菇覆土栽培采用自然转色、开放出菇、拉大干湿差、实行干湿交替的水分管理等技术,能使香菇菇体大、肉质厚、花菇量多。 二是产量与常规法相比,可提高 3040。 三是菌棒脱袋覆土后能自然转色,且不易感染。 四是菌棒覆土后能充分利用和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营养,可省去每潮菇后浸泡菌棒补水的繁琐工序。 具体方法如下:畦宽 80100 厘米、深 20 厘米、长度不限,覆土的土壤每公斤用 80%的敌敌畏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