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反季节栽培技术要点内容摘要:
1、指利用自然或人工山洞、人防工事等进行夏季栽培,但多数地方没有该类设施,因此,利用普通大棚和降温设备进行反季节栽培,将成为生产的主流,其技术要点为:1、栽培设施:普通食用菌大棚,把原来的菌袋清理出去后,棚内打扫卫生,检查修补棚膜,喷洒适量的药物予以灭菌处理,然后,按大约 25 厘米层高搭建菇架,每个架子大约设 57 层,并将架子顶部用细竹竿类予以连结固定,确认无误后,将棚内灌入清水,待水渗下后,在棚内撒施石灰粉,即可将菌袋搬到架子上。 2、降温设备:多功能水温空气调节器,具备夏季降温、冬季升温双重调温作用,根据我们在食用菌基地进行的示范性应用试验,使用效果不错。 3、菌袋转色:按常规生产程序进行菌种 2、生产以及菌袋生产,待全部完成发菌后,即可将白色菌袋“井”字型码高,并覆盖塑料薄膜、草苫等,使其升温的同时,通过调节草苫和塑料薄膜的覆盖以及夜间的揭盖,一则促使菌袋表面的白色菌丝倒伏,二来增加菌袋的温差,促使其尽快转色。 4、调温催蕾:完成转色的菌袋,经补水处理后,即可搬入棚内,一律间隔 5 厘米左右、单层排放,通过“多功能水温空气调节器”进行降温处理,12 天后,再施行高温刺激,配合棚内的用水、光照等刺激,约一周即有小菇蕾现出。 该阶段的基本管理指标是:温度保持在 25左右;空气湿度在 75%95%之间,由于香菇的菌盖较厚,而且适应较大的湿差,所以,不必担心过大的湿差会导致死亡;通过调整棚顶的覆盖 3、物,使棚内光照强度保持在 3001200 勒克斯;适当地通风,使棚内保持较清新的空气。 5、出菇管理:由于香菇菌袋的塑料薄膜较厚,其菇蕾无法自行破袋而出,故需人工割破塑料薄膜,方法是:在发现菇蕾的地方,用小刀片将塑料薄膜切开,注意不要伤到菇蕾,如果管理细心,可将塑料薄膜沿菇蕾切一圆形口,这样可最大程度地避免发生畸形菇。 从幼蕾伸出之后,就进入出菇管理阶段,该阶段应保持温度在 25、湿度在 80%95%之间、约 5001000 勒克斯的光照和适当地通风;当菌盖直径达到 2 厘米以上时,可对菇体直接喷施食用菌三维营养精素。 当香菇菌盖边缘仍呈下卷态势(铜锣边)、但有要展开的趋势时,即应及时采收。 专利查询。香菇反季节栽培技术要点
相关推荐
1、营养香菇是一种高等木腐真菌,其生长所需碳源来自木质素、纤维素,氮源和无机盐,取自段木树皮或外加于木屑培养基的麸皮(米糠)。 香菇菌接种到段木(菌棒)之后,培养料被分解成可被香菇菌丝吸收利用的小分子物质,菌丝生物量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当培养料被充分降解后,香菇菌丝体积累了大量营养物质,为子实体发生奠定物质基础。 在合适的条件下,香菇从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子实体开始生长发育
是香菇覆土栽培采用自然转色、开放出菇、拉大干湿差、实行干湿交替的水分管理等技术,能使香菇菇体大、肉质厚、花菇量多。 二是产量与常规法相比,可提高 3040。 三是菌棒脱袋覆土后能自然转色,且不易感染。 四是菌棒覆土后能充分利用和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营养,可省去每潮菇后浸泡菌棒补水的繁琐工序。 具体方法如下:畦宽 80100 厘米、深 20 厘米、长度不限,覆土的土壤每公斤用 80%的敌敌畏乳油
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牢固树立爱民为民的思想,在人民群众心目中树立“白衣天使”形象。 加强“四自”修养,即“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发挥护士的主动精神 .我还很注意护士职业形象,在平时工作中注意文明礼貌服务,坚持文明用语,工作时仪表端庄、着装整洁、发不过肩、不浓妆艳抺、不穿高跟鞋、响底鞋、礼貌待患、态度和蔼、语言规范。 在护士长积极认真指导下,我在很多方面都有了进步和提高
一边 为病 (使用请双击删除页眉文字) 专业好文档为您倾心 整理 ,谢谢使用 人换药一边给病人讲着鼓励的话语。 大家都积极的为着优质服务作着最美的诠释。 记得有一位五保户潘婆婆,从到眼科的第一天就是她邻居的好心人送她入院,她没有陪伴,没有钱买饭吃(她的钱只够治病),而我作为她的责任护士,就更应该对她的疾病,身体,生活多加关照。 没人陪她做检查,我们的护士陪着去,没人陪她上厕所,我们的护士扶着去
,褥疮发生率为 0。 深入开展整体的护理,积极发挥责任护士的主观能动性,认真检查并组织全院护士长共同查房,特别加强入院介绍、出院指导、护理计划、护理措施落实,病人对责任护士的满意度调查等工作,从而大大增强了护士的责任心。 加强护理表格书写质量管理,护士长认真把关,对年轻护士认真传、帮、带,努力提高护理病历质量,护理表格合格率达到 9。 护理部认真组织护理安全工作会议,对全院各科出现 的缺点、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