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胶囊菌种生产及应用技术简介内容摘要:

1、世纪末,日本发明了胶巡菌种,并在段木香菇上大面积应用,1999 年该项技术引进到我国。 庆元县食用菌科研中心经多年研究,攻克了胶囊菌种在代料香菇上应用的技术难题,并实现了国产化生产。 由于胶囊菌种具有省工、省力和成活率高的优势,十分适合规模生产。 近两年,应用量成倍增涨,目前已推广应用数千万袋,估计若干年后,这项技术将在我国普遍使用。 为了使业内人士更好的了解该项技术,笔者将胶囊菌种的主要特点、生产技术和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1 胶囊菌种的主要特点常规菌种为袋装或瓶装,取用不方便,使用时在空气中暴露时间长,杂菌感染机会大,接种成活率相对较低;另一方面,使用常规菌种接种孔的大小不一,加上取种量不容易控制,接 2、种口的缝隙往往较大,在菌棒的搬运和操作过程中,人为挤压造成空气从缝隙处进出,夹带杂菌孢子进入棒内,造成感染。 香菇胶囊菌种,就像胶囊一样,一颗颗压在塑料蜂窝板上,每颗菌种呈锥形,尾端粘连着透气泡沫盖,设计科学,标准规范,取用方便;接种操作过程与空气接触时间短,污染机会少;接种后泡沫盖密封透气,既可防止杂菌和病虫侵染,又可保持菌种水分,促进菌丝良好发育。 因此,成品率可比传统菌种大大提高。 胶囊菌种接种快捷,工效比常规提高 12 倍,生产菌种的原料消耗降低80%以上。 由于胶囊菌种是常规菌种打碎后压到塑料蜂窝板上,种性没有发生变化,所产菇品质及产量与传统菌种无差异。 2 殊培养料配制培养料的配方与常规菌种 3、有所差异,一是要求用细料,太粗容易造成穴盘的破损;二是要求既有较好的保水效果,又要有较好的通透性。 袋灭菌与常规同。 种与常规同。 菌要求在完全黑暗条件下进行培养,以发菌成熟和不起菌皮为度。 菌粉碎和无菌填料此环节必须在无菌室内进行,如果有杂菌孢子混入培养料,接种后杂菌孢子将在一定条件下萌发并超越香菇菌丝,造成接种口感染。 填料要求紧实适度,过实容易压破穴盘,过松会造成颗粒不饱满,影响质量。 盘压种及封盖此环节也在无菌室内进行,要求操作熟练,减少封盖时的裸露时间。 养包种粉碎并压模成型后 35d 内呼吸旺盛,很容易烧菌。 因此,胶逛菌种的培养要保持相对低温,保持通风,摞叠高度以不超过 10 片为宜。 3 棒装袋 4、要紧实,以利胶囊菌种定植。 种过程与常规菌种一样要求严格操作,接种前操作者手和器械都要用 75%的药用酒精或接种灵擦拭消毒,酒精棉消毒过的打孔棒要经过酒精灯火焰,避免棒上残留有酒精水珠。 菌种不得与菌棒同时气雾消毒,以防杀死菌种菌丝。 胶囊菌种的泡沫盖表面可用酒精涂察,但不要使酒精流入菌种内。 一孔接一颗胶囊菌种,菌种在空间暴露的时间尽量短。 打孔棒不离手,不能随处放。 取种方便可先用单面刀从反面把胶囊菌种分割成小块,手食指从底部入上托,然后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轻轻挟住盖子取出菌种,迅速塞入打好的孔内,轻压盖子使其与筒袋表面密封。 注意不得用手去摸盖子以下的菌种部分。 于胶逛菌种密封性好,当发菌到 4上时,接种口容易缺氧,应及时刺孔增氧以利发菌。 菌后的香菇菌棒一定要冷透,不然内热外凉,水分在接种口冷凝,会将菌种浸死。 4 囊菌种的保藏胶囊菌种要求在干净、避光的环境中保藏,18下保藏期12d 左右,使用冷库低温(410)保藏的可存放 3040d。 冷库低温保藏要用塑料袋将菌种扎紧包好,使用时,一定要提前 1d 取出置于室温中活化方能用于接种。 胶囊菌种易脱水,不宜长期保藏。 囊菌种的运输在菌种未发透前呼吸过盛,不宜运输,至少 4d 后方可起运。 运输需用空调车或冷藏车,冬天可以进行普通货运,途中时间不超过 1 周为宜。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