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菌核病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内容摘要:
2、失达 25%以上。 一、发生特点:向日葵菌核病在蔚县主要是花腐型即烂盘。 一般在向日葵开花后花盘背后的花托部分出现水渍状淡褐色圆形病斑,扩大到全盘后使组织变软,腐解后无明显的恶臭味,天气潮湿或遇雨会出现白色菌丝,最后形成黑色菌核,病菌亦可侵染蔓延到花盘正面,菌丝遍布在籽粒之间,形成黑色菌核网覆盖在花盘上。 后期因花盘组织结构腐烂使整个花盘落地或部分或全部籽粒落地,籽粒上的症状一般不十分明显,严重时果皮脱色变白,籽仁呈褐色,失去商品和种植价值。 二、病源及发生流行规律。 向日葵菌核病原菌是核盘菌科,核盘菌属菌核病菌,黑色病害发生在茎部的菌核形成少,花盘上发病时菌核较多。 菌核可以抵抗不良环境,在温热 55时 3、经 10 分钟仍有生活力,水淹状态下仅 30 天即腐烂死亡。 条件适宜时菌核开始萌发,可直接形成菌丝侵染寄主,也可形成子囊产生子囊孢子,子囊孢子随风雨传播到寄主表面后,发芽成菌丝侵染,使向日葵发病。 病源以菌核形式在土壤种子中越冬,菌核病严重地块种子带菌率 10%以上,菌核能混于种子间,果皮、种皮、子叶和胚均可带菌。 播种后可造成幼苗死亡或幼苗根部及根茎部发病。 土壤表层的菌核都可以产生子囊盘并释放子囊孢子随风雨、气流传播到茎叶或花盘,可直接从伤口侵入,病原菌在侵染过程中分泌草酸和一些酶类,如果胶酶、多丰乳糖醛酶,促使寄主腐烂分解,出现病害状态。 三、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实行轮作倒茬,菌核在土壤中可存 4、活数年,一般 3 年后活力大部丧失,所以,采取向日葵与禾苗本科作物轮作换茬,能减轻发病。 轮作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但不能与豆科、十字花科等作物轮作。 清洁田园:将田园的病株、残枝败叶、病花盘、籽粒彻底清除并深埋,或烧掉以减少病源。 2药剂防治:拌种:播前可选用 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5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等药剂,用种子量的 种,防治效果能够达 80%以上。 花期喷药:当向日葵现蕾开花后,如遇连阴雨天,或本身就是重病连茬地块应及早用药防治。 药剂可选用 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 800液,或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亦可用 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于盛花期后每隔 7 天1 次,连喷 2。 专利查询。向日葵菌核病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向日葵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
2、,最后造成整个植株枯死。 花盘受害时,在其背面出现水浸状病斑,花托变成褐色且团体化。 当遇到多雨天气时,病斑开始迅速扩大,可穿透花盘由背面转向正面,并长出一种白色菌丝,造成花盘腐烂,使子粒不能成熟,严重时可造成籽仁腐烂或籽粒自行脱落。 要是由菌核病萌发浸染而引起的。 病菌以菌核状态在土壤、病残组织及种子中越冬,在土壤中一般可生活 25 年。 它的侵染方式有两种:一是菌核萌发后产生一种菌丝
房产公司甲方代表工作总结
睫谤素壬直逛 寻汗峰莽孵扳奸 事情都要在自己计划和预料之中,该做什么的时候心中早已有数。 那么对整个工程的监督管理基本上你就 房产公司甲方代表工作经验总结 [1]房产公司甲方代表工作经验总结 [ 1]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甲方代表 文章发表于: 202011 11 12:06:04 做了两年多的业主代表,有时还是感觉工程控制不得力,对如何做好一个甲方代表还是有些疑惑,我先把我个人见解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