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栽培技术要点内容摘要:

2、种前施足底肥,并做到有机和无机结合,每公顷施入腐熟、发酵的有机肥 30 至 40 立方米(最好是灰土粪),施磷酸二铵 150200 千克和尿素 100150 千克。 施足底肥是夯实向日葵生长发育的基础。 四、抢前抓早,适时早播。 适时早播,可防止或减轻叶部斑病和菌核病的发生,对向日葵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 向日葵生育期比较短,播期选择余地比较宽,在 5 月上、中旬播种,因此油料型品种应适当晚播;食用型品种应适当早播,以防止贪青晚熟而减产。 五、合理密植,有利通风。 向日葵秆高、茎粗,要合理密植,有利于通风透光,提高光合作用。 原则是高秆大粒品种,宜稀;矮秆及小粒品种,宜密;油料型品种每公顷保苗 250003 3、0000 株,食用型品种 1800020000 株为宜。 六、加强中耕,适时追肥。 早疏苗、早定苗,当幼苗长到二对直叶时,进行定苗,出苗到现蕾期,进行 23 次中耕除草,最后一次应深耕培土,防止倒状,但应该注意的是不能伤根。 追肥既要适时,又要合理,向日葵现蕾至开花期,每公顷追尿素 150 千克,沟施或穴施,盛花期喷施 磷酸二氢钾,看长势而定,追一次或二次。 七、根据长势,及时打杈。 在现蕾至开花期,向日葵常有分杈发生,一旦发现,立即除杈,减少水分和养分的消耗,保证主茎花盘对养分和水分的需要。 八、因地制宜,科学灌溉。 在向日葵花盘形成阶段,开花期和灌浆期,应适时、适量的科学灌水,尤其遇到干旱,应及时灌溉,满足向日葵在生长发育阶段对水分的需要。 九、预测预报,防病灭虫。 要搞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一旦发生,立即防治,力争做到治早治小治了。 当气温达到 1820时,每公顷用五氯硝基苯 3045千克,加湿润的细沙土 150230 千克,拌匀后撒在向日葵的地面上,抑制菌核病的萌发,15 天后再撒一次药,8 月上旬,向日葵螟幼虫发生期,可喷洒 90%敌百虫 500 倍液,防治 23 次。 十、辅助授粉,提高结实。 向日葵是异花授粉作物,靠昆虫、蜜蜂传粉结实,尽管如此,还要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授粉时间每天上午 10 时左右(上午 9 时至11 时),一般可授粉 23 次。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