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油菜病虫害发生情况及防治意见内容摘要:

2、度 8%最高 发生特点一是发病早,病点多,流行快。 西部、西南部麦区进入由发病中心向全田蔓延的流行扩散期,中部的瓮安、余庆、中南部的平塘、惠水等县发病田块多,发病中心普遍,局部较重;二是发病品种多,病情发展迅速,蔓延速度快。 全省主栽的绵阳、川麦、毕麦、兴麦、阿波以及本地品种均不同程度发病。 三是西南部、西部和北部麦区发生严重,呈大流行态势。 如西部的赫章县严重发病田块病叶率达 平均 病叶严重度 1%80%,平均 2、小麦白粉病:发生面积 115 万亩,全省较普遍,病点多,一般病叶率16%45%,最高 80%,严重度一般 13%50%,最高 65%。 3、蚜虫:发生面积 81 万亩,全省均有发生,以东北 3、、西北、西南、西部发生较重,蚜率一般 18%,高的达 64%,百株蚜量一般 150 头,高的达 2100 头。 4、其他病虫:发生面积 亩,主要有叶锈病在西部、西南部和中部局部发生危害;纹枯病在东北部分麦区发生流行。 (二)油菜病虫害发生情况1、菌核病:发生面积 55 万亩,主要发病区域在省东北部、东南部及北部大部,总体发生程度较去年同期偏重,点多面广,局部地区较重。 一般病株率 4%27%,最高病株率为 44%。 2、霜霉病:发生面积 亩,全省不同程度发生,一般病株率 6%25%,高的达 100%,严重度 12%,高的达 35%。 3、蚜虫:发生面积 60 万亩,全省发生普遍,一般蚜枝率 35%,高的 4、达 64%,百枝蚜量一般 420 头,高的达 2800 头。 4、其他病虫:发生面积 亩,主要有病毒病在北部、南部零星发生,黄条跳甲东北部、中部局部发生。 二、下阶段趋势分析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降雨量较常年正常偏多,目前植株长势较弱,伤口较多,抗病虫能力差,将有利于小麦条锈病、白粉病,油菜霜霉病、菌核病的流行蔓延。 预计今年小麦重大病虫害偏重发生,发生面积 1000 万亩次,其中,条锈病偏重至大流行,发生面积 300 万亩左右,主要发病区域是黔西南州、毕节地区、六盘水市、遵义市和铜仁地区,发生范围 60 县左右,流行盛期为 3 月5 月初;白粉病偏重至大发生,发生面积 260 万亩左右,流行盛期在抽 6、强化认识。 今春农业生产遭遇开年大灾,做好植保工作对于实现灾年粮食不减产,农民不减收目标意义重大。 针对夏收作物重大病虫害严峻的防控形势,各级必须提高认识,未雨绸缪,合理部署,严加防范,做到早发现、早谋划,早动员,最大限度遏制条锈病等重大病虫蔓延成灾。 2、做好病虫监测预报工作。 各级植保部门要对病虫害加强监测,深入田间调查,做好系统调查和大田普查工作,突出抓好小麦条锈病,油菜霜霉病、菌核病的监测和预报工作,准确发布病虫情报,及时将病虫发生危害的严重性和防治工作的紧迫性向有关部门汇报,提出防治方案,争取各方支持。 3、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掌握防治适期及技术。 当前以小麦条锈病、油菜霜霉病、菌核病为防治重点 7、,抓住关键时期进行防治。 4、加强技术指导,坚持统防统治。 植保部门要做到技术服务到田,配套服务到户,充分利用电视、电台、报纸等宣传媒介,普及防治技术,确保技术进村入户。 重点地区要安排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和服务,切实解决群众存在的问题,提高病虫防治的时效性和关键技术的到位率。 充分发挥植保专业合作组织(机防队)的作用,着力推行统防统治,及时组织机防队开展应急连片统一防治。 5、抓好以条锈病等为主的病虫害综合防治示范样板。 增加示范点的科技含量,保证物资、资金、技术落实到位,使示范点真正起到示范样板的作用,以样板带动大面积应急防治工作的开展。 6、加大农药市场的监督管理力度。 在春耕备耕季节,要组织执法人员集中开展农药市场宣传、检查工作,严格执法,杜绝假冒伪劣农药进入市场,保护农民利益,杜绝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 同时要主动配合有关部门,搞好物资供应。 推广高效、低毒、安全的农药,保证防治效果,减轻病虫为害,确保农业生产安全。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