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报告内容摘要: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报告 1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报告学生姓名 朱大柱 专业班级 国工 131 学 号 201322212 学 院 管理学院 完成时间 2013 年 11 月 15 日 2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完善,网络时代已经来临。 “网络文化” 已经成为大学校园中的一种新的文化现象。 一些专家学者不无夸张地说,“网络文化” 是继语言文字的产生和形成,以及活字印刷的发明之后,人类文化发展的第四个里程碑。 网络信息资源的丰富和交流的便捷,深得同学们的关注和喜爱。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网络也成为一些不法分子散布谣言、歪理邪说、乃至传播色情信息的工具。 一、调查背景如今是二十一世纪,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网络的时代。 网络已经进入各个领域,无论在经济、政治、日常生活或者军事方面,都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网络已成为这个世界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现在,网络文化这一新兴文化正在我国迅速普及,由于其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迥异于以往所有的文化,这就必然会对传统文化造成很大的冲击。 现在,网络文化已经为大学校园中的一种新的文化现象,那么,网络文化究竟对大学生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二、 调查方法和过程本次调研我们学习小组采用的是随机问卷调查为主,是大学生上网的动机和意向 ;二网络给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哪些冲击和变化;三是大学生对网络的认识和看法。 为了了解这一问题,我们三人组在针对我院的学生进行了一次名为“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的随机问卷调查。 问卷采取不记名的方式进行发放填写,以确保问卷的有效性。 本次调查总体是 我校全曰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 9982 名大学生。 分别对大一到大四的学生进行整群随机抽样调查,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各调查 25 份问卷,其中男的发放 52 份,女的发放 4 份。 共发放 100份,实收 98 份。 回收率 98%了解网络给大学生带来哪些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以引起学校和大学生本人的重视。 因而,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认识网络和利用网络。 并最大限度地消除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三、 调查结果与分析调查结果一、有多少大学生在上网。 调查结果显示,93%的学生上过网,其中有 学生经常上网,有 学生曾经上过网,学生很想上网,但限于条件而无法实现。 此外,学生对上网持无所谓的态度。 当问到什么时候开始上网时,答 1997 年及以前上网的 14%,答 1998 年上网的 29%,答 1999 年上网的 51%,答 2000 年以后 上网的 6%。 在回答“你平均多久上一次网”的问题时,每天的 29%, 隔天的 17%,不定期但间隔不长 20%,一个星期的 19%, 半个多月 10% ,一个月以上 5%。 60%的学生每周上网时间在 8 至 20 小时之间,学生每周上网在 30 小时以上,有极少数学生每周在 100 小时以上。 其中,一周上网时间最长的达 138 小时。 在回答“曾经一次上网最长时间为几小时”这个问题时,绝大部分学生回答在 2时,一次上网超过 5 小时的学生只有 有 3%的学生最长一次上网在 20 小时以上。 其中一名学生曾经一次连续上网 72 小时,吃的盒饭和饮料都是网吧老板免费提供的。 二、大学生喜欢在哪里上网。 在回答“最喜欢在哪里上网”这个问题时,有 学生最喜欢在校园周3围的网吧上网,“网吧的网速快,服务周到,上起网来就是过瘾。 ”一个姓李的大学生是说。 有 学生喜欢在寝室上网,而喜欢在家里和学校实验室(中心机房)上网的分别占 当记者问及“在哪里上网次数最多”时,有 学生回答在网吧,有 学生回答在寝室,而回答在家里和实验室的分别占 调查发现,有 学生寝室配备了电脑,有的一个寝室 6 个人就配有 6 台电脑。 三、大学生上网主要干些什么。 由众多青年组成的大学生求知群体,他们思维活动,创新能力强,他们追踪现代科技发展,善于应用现代科学知识溶入自己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之中,这在大学生上网的动机和上网点击的内容上有比较明显的表现。 在回答上网主要是为什么时(可多选),收发邮件 156 人 78% ,搜索所需资料 ,看新闻及评论 65% ,发送贺卡 58% ,用 天识友 57% ,下载软件 ,阅读文章 ,进聊天室 ,在线看电影 ,管理或关注有兴趣的论坛(贴帖子 35% ,下载音乐 34% ,在线玩游戏、棋牌(如联众、中国游戏中心等)22% ,纯为看新鲜而浏览五花八门的网页 21% ,更新个人主页 ,看招聘信息 炒股 8% ,投稿 7% ,订购喜爱物品 5% ,在某些社区或网络城市“存活” ,远程教育、入网校进行电脑知识培训(如天极网网校)收听广播 ,尝试拍卖或交换物件 被调查的对象中有 学生拥有自己固定的 箱,学生设计过个人网站。 在调查大学生上网经常浏览的网站时(可多选),娱乐网站 46% ,音乐网站 44% ,贺卡网站 ,文学网站 39% ,电影网站 生活服务网站 28% ,先锋另类网站 ,游戏网站 ,软件网站 22% ,漫画网站 21% ,图片桌面壁纸网站 ,教育网站 ,各种个人主页 12% ,军事网站 10% ,其他网站 四、网络对大学生影响有多大调查中,认为网络只是消遣娱乐的工具之一占 密不可分 的 33%,可有可无 ,说到底我也不知道是些什么的占 6%。 认为很有帮助占 认为有一定帮助的占 只有 学生认为上网对专业学习和自身发展不利。 具体到上网中哪些方面对自己有帮助时(可多选),学生认为上网后增加了获取信息的渠道,有 学生认为丰富了信息交流方式,有 学生认为更有利于自己更全面看待问题,有 学生认为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学生认为有利于更深入思考各种问题。 让学生估计网上获取的信息量占自身已有信息的几成时,学生认为占 20%左右,学生认为占20%认为占 40%有 认为占 50%以上只有 (一)正面影响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成为了大学生共享与获取信息资源的渠道,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都产生了极大的积极影响。 1、网络为大学生开凿了一个广阔的信息渠道。 计算机网络的逐步普及,使得大学生能够从各种网络上获得千变万化的时代信息和人文科技知识,汲取各种知识营养,来发展和壮大自我。 如在调查问卷中,学生对“你觉得网络使你的生活”的回答: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占 52%;有更多的事可做,更4充实占 27%;浪费不少时间占 7%。 这一结果表明了网络对大学生的文化素质的提升有很大的作用。 2、网络为大学生的学习打开了方便之门如今网络上资源共享越来越多,信息的传播,文化的交流只在瞬息之间。 网络的开放性和方便性、内容的多样性和广泛性,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大大拓宽了大学生的求知途径,有助于大学生开阔视野、促进学业;网络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一种自由、轻松、没有压力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大学生培养和发挥创新能力;网络是一个广阔空间,存在着许多新鲜和未知的事物,有助于开发大学生的潜力。 方便大学生查阅资料,解决学习上的难题。 在“你认为网上有你所需要的学习资料吗”的问卷中,回答:有很多的占 75%;有一些的占 25%;没有人认为没有。 又,在“当你学习上遇到困难,寻求帮助的途径”的问卷中:找同学商量占 33%;上网求助占63%;自己独立解决占 4%。 这一结果表明网络对大学生的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 3、网络促进大学生的友情互动,共同提高网络最突出的优点是它的交互性,它既是信息的载体,又是媒体中介,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迅捷通道。 现实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对封闭的,对自己的行为举止总多多少少有些顾忌。 而网络正好提供了花样繁多的论坛、聊天室、虚拟社区、情感驿站等虚拟空间使广大学子网民可以直抒胸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并充分表达和表现自我,结交各种朋友,相互介绍经验,共同进步。 大学生在网上既可以推心置腹,抒发情感、交流思想和心得,又可以大发牢骚,派遣抑郁,达到缓解学习和精神压力的双重功效。 4、网络为大学生指导就业,描绘事业蓝图如今就业问题日趋严峻,就业越来越困难。 如何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是大学生极其关心的热点问题。 这时候,网络就充当了大学生选择就业的尚方宝剑。 网络不仅信息量大,功能完备,而且保证所有新的就业信息在一小时内完成真实性、合法性验证并上传。 它突破了时空限制,可以随时点击浏览、比较总结,同时网络招聘范围广信息量大,可以有更充裕的时间从网上浏览企事业单位的背景和详细资料及发展演变情况,比现场招聘了解到企事业单位的信息要全面辩证。 在“你上网的内容有哪些。 (多选)”的问卷中,回答:“聊天交友”96%;“搜索所需资料”88%;“看新闻及评论”60%;“在线看电影”72%;“在线玩游戏”36%;看招聘信息12%。 (二)负面影响凡事有利必有弊,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对大学生既有正面的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 网络的开放、自由和社会化,使得网络环境往往较为复杂并缺乏有效的管理和保护,这就造成了大学生在网络的使用过程中出现了种种问题,(如沉迷网络、网络游戏上瘾,生活过分网络化等等)。 1、网络可能使大学生的现实情感萎缩和沟通能力退化在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相当复杂,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总是小心翼翼的,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猜忌使得大学生们在很多时候都不敢流露真情实感,而网络这个虚拟社会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广泛、安全且隐匿的交流平台,符合大学生们既想坦露情感又惧怕情感受伤的心理。 于是大学生强烈的交往欲望促使其迷恋于网络虚拟社会的沟通方式。 学习人际交往和处理人际关系需要时间的投入。 但是大学生对于网络虚拟社会的沟通方式的迷恋,使得大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与别人交往的机会,减弱了与他人交往的愿望。 人际交往的减少很容易加剧自我封闭心理,造成人际关系淡化,导致大5学生只满足精神需求而脱离现实的现象出现。 网络使得大学生的情感得到认同与满足,现实产生了厌倦与冷漠,在这种消极的不为世情所动的抵触心理下,一些学生在真实的交往中感到紧张,不适应,产生对现实人际交往的逃避和恐惧,造成人际关系障碍。 2、网络可能使大学生思维狭隘化、被动化现实世界是包罗万象的,这是它明显不同于虚拟网络的一面。 大学生网络生活的局限性便在于太过感情化、肤浅化和片面化,现实理性思维的话题往往涉及太少。 大学生对这社会的认识,往往是仅仅在接收他人给出的信息和观点,而并没有充分地消化和体会,也没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造成人云亦云的现象,缺乏用理性的视觉来审视问题和现象的锻炼,这必将导致大学生个体思维的片面化和被动化。 3、大学生溺网大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一些大学生平时下午和晚上经常上网聊天或玩游戏,真正在网上学习的寥寥无几。 网络以其高度的开放性和兼容性,在带来知识和便捷的同时,也充斥了不少思想颓废甚至反动的内容和论调,而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定型的重要转折阶段,对事物的辩别力和判断力往往不足,且大学生对新新事物都会有强烈的好奇心,使得他们自身意识形态受网络异样不健康信息的侵蚀,进而无法把持自己,造成恶性循环。 在问卷“你平均每天上网的时间是多长”中,回答:1小时以下占 25%;1时占 2时占 5。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