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播种期防治病虫害措施内容摘要:

2、每亩可用 50%辛硫磷或 40%甲基异柳磷乳油 千克,加水 23 千克,拌细沙土 2025 千克制成毒土犁地前均匀撒施地面,随犁地翻入土中。 对于全蚀病重发地块,每亩用 50%多菌灵或 50%甲基托布津 2克,拌细土 1520 公斤,犁地前均匀撒施地面,随犁地翻入土中。 四、药剂拌种。 对地下害虫一般发生区,可用 40%甲胺磷或 50%辛硫磷乳油 50克,加水 45 千克,拌麦种 4050 千克。 小麦纹枯病、黑穗病、条锈病,可用 2%立克秀按种子重量的 或 20%三唑酮乳油按种重 果利(烯唑醇)按种子重量的 量拌种。 三唑酮、禾果利用量过大对小麦出苗和生长有影响,要严格控制用量,以免造成药害。 小麦全蚀病,可用 乐时 100毫升,加水 千克,拌麦种 50100 千克,晾干后播种。 小麦黄矮病、丛矮病,用 75%甲拌磷乳油 100150 毫升,加水 34 千克,拌麦种 50千克,拌匀后堆焖 12小时播种。 在病虫混发区要大力推广杀菌剂、杀虫剂混合拌种,各计各量,先拌杀虫剂后拌杀菌剂,并严格按照拌种操作规程,防止人畜中毒。 五、种子包衣。 种衣剂是由杀虫剂、杀菌剂、微肥、植物生长调节剂、成膜剂等复合加工而成的新型农药。 种子包衣具有简便、缓释、长效的优点,除防治病虫害外,还兼有种肥的作用,应大面积推广。 各地可根据病虫害发生的种类,选择适当配方的种衣剂。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