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事记内容摘要:
年 9 月,国家统计局确定学校实行国家统计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双重领导,以国家统计局领导为主,由四川省统计局代表省政府协助国家统计局管理的领导体制。 1994 年11 月,国家统计局党组批准学校为地、师级单位。 1999 年9 月,经国家统计局批准,学校启动由内江迁回成都的迁建工程。 2020 年 2 月,国务院决定学校下放四川省管理。 2020年 2 月 27 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四川统计学校整体并入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2020 年 8 月,四川统计学校迁建项目竣工,学校从内江整体迁回成都,同时完成并校工作,四川统计学校新校区改建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龙泉校区。 在办学的 52 年中,四川统计学校曾连续三次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国家级重点中专。 其中,在 1999 年的评估中,办学水平达到优秀。 到 1999 年,学校开设有统计、会计、财税管理、审计、市场营销、计算机、经济法律事务、公关与文秘等 18 个专业或专业方向,面向全国 24 个省市区招生,在校生规模最高达 5000 余人。 五十多年来,学校为全国各省市区培养毕业生和培训各类干部共 3 万余人。 其中:从1981 年到 1999 年,为国家统计局举办市地州统计局长培训 班 19 期,培训全国市地州统计局长 1000 余人。 1985 年 4月,根据我国政府与联合国人口基金组织签署 CPR/85/P44项目要求,在学校建立“四川人口统计与分析培训中心”,先后共举培训班 6 期,共培训我国南方 19 省人口统计干部200 余人,先后有 6 批次的联合国专家、学者前来学校考察指导培训中心的工作或讲学。 1985 年 9 月,学校与中国人民大 学计划统计学院合办的干部专修科内江班为全国统计系统培养干部 102 人。 在毕业和培训的校友中,有一批已经走上各级领导岗或成为业务骨干,并且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988 年和 1992 年,学校统计理论教研室和四川统计学校分别被国家统计局评为全国统计系统先进集体。 1996 年,周鼎权等编写的《统计学原理》、刘全等研制的《计算机辅助模拟工业统计实务实习系统》和《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统计专业评估方案》分别获得国家统计局第一届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 学校曾先后同法国南希第二大学、香港公开大学、德国黑森州教育学院、俄罗斯莫斯科 经济统计信息大学等学校建立了合作办学关系。 2020 年 3 月,学院被四川省教育厅确定为“四川省信息工程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并获准数学类、大气科学类、电子信息科学类、电气信息类、环境与安全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共 7 个二级本科专业的设置由学院自行审定。 2020 年 3 月 27 日,学院召开第三届教代会三次会议, 审议通过了《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十五发展计划》。 2020 年 3 月,学院党委副书记杨羽当选为四川省青年联合会第十届委员会副主席,副院长周定文当选为常委会常委。 2020 年 3 月,学院与成都“华兴”和“天泉”公司签订后勤服务 合作协议,航空港校区后勤保障体系实行社会化。 2020 年 4 月,学院决定成立研究生教育办公室,气象系更名为地球环境科学系,基础科学系同时称计算科学系、光电技术系。 2020 年 4 月 22 日,中国气象局副局长李黄视察学院,对学院在体制划转后的工作和今后的改革与发展进行了指导。 2020 年 5 月,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李祚泳为第二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2020 年 5 月 29 日,学院电子信息基础教学实验中心被确定为四川省第一批省级高校基础课教学实验示范中心建设项目。 2020 年 6 月 30 日,学院决定,党委组织部 与人事处合署办公,称组织人事处,对外保留党委组织部和人事处两块牌子。 党委工作部承担党委办公室、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党校及保密委员会的工作任务。 2020 年 6 月 30 日,学院决定撤销基础科学系党总支, 建立计算科学系党总支。 2020 年 7 月 2 日,根据四川省教育厅川教计[2020]116 号文件通知,原四川统计学校龙泉新校园作为学院龙泉校区,在学院党委统一领导下,确定龙泉校区的机构设置;实行统一财务和资产管理;统一招生,统一教学与管理。 2020 年 7 月 3 日下午,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柯尊平到学院视察,对学院的发展与 建设做出了重要指示。 他认为,学院的“十五“规划思路清晰,目标明确;要力争硕士点实现零的突破,为四川省一号工程培养高层次人才;师资队伍建设要适应提高办学层次的需要;专业结构要进一步突出特色,人才培养要努力创出品牌;要积极与高科技企业加强合作,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 2020 年 8 月 31 日,学院与重庆邮电学院签订协议,通过联合培养研究生、开办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等形式联合培养高层次人才。 2020 年 9 月,世界最大的 IT 产业化职业教育培训公司 — 印度 NIIT 公司决定在学院设立 NIIT 信息技术学院。 2020 年 9 月,李祚 泳被四川大学聘为水文与水资源专业博士生导师,杨家仕、张钟澍分别被重庆邮电学院聘为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硕士生导师。 2020 年 9 月 1 日,黄宗捷、杨羽、周定文、李超被西南石油学院聘为硕士生导师。 2020 年 10月 26 日,学院举行建校 50 周年庆祝大会。 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段廷扬作了题为《与时俱进,锐意进取,用智慧和勤奋实现学院新的跨越》的重要讲话。 2020 年 11 月 9 日,国家计委、信息产业部批准学院为“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成都)人才培训中心”。 2020 年 12 月,张钟澍被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聘为 客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20 年,经国务院批准,杨家仕成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2020 年 1 月,段廷扬、朱克云、李国平被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聘为气象学专业兼职硕士生导师。 王保强被电子科技大学聘为兼职硕士生副导师。 杜远林被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聘为兼职硕士生副导师。 2020 年 3 月,张庆德被西南石油学院聘为应用数学专业硕士生导师。 2020 年 3 月 23 日,四川省副省长柯尊平、四川省经贸委主任杨志文等视察学院龙泉校区。 2020 年 4 月 5 日,学院召开党员代表大会,段廷扬、敬枫蓉、吴显奎、 杨家仕、周定文、谭平祥、伊长江、张志让、倪鸣同志被选为学院第六届党委委员,伊长江、于世祥、程卫东、朱世德、李明明、卢宗元、阮晓东被选为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4 月 8 日,学院第六届党委和纪委分别召开第一次会议,选举段廷扬为党委书记,敬枫蓉为副书记,伊长 江为纪委书记。 2020 年 4 月 22 日,四川省教育厅批准学院与成都银杏管理软件开发有限公司联办“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银杏国际饭店管理学院”。 2020 年 5 月,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四川省人事厅等部门批准李国平为第三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2020 年 5 月 13 日,四 川省教育厅批准学院与汉都有限责任公司联办“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网络商学院”。 2020 年 6 月,许丽生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聘为兼职硕士生导师。 2020 年 6 月 1519 日,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组织的国际学术会议“强风暴、暴雨等灾害性天气学术讨论会”在学院召开。 2020 年 7 月 2 日,学院与美国 CSM 亚太商务发展中心联合成立 CSM 西南培训中心。 2020 年 9 月 5 日,学院被教育部、公安部、总政治部确定为在普通高等学校毕业年级学生中施行选拔军队飞行学员的 50 所高校之一。 2020 年 9 月 6 日下午,中 国气象局秦大河局长一行在四川省教育厅唐朝纪副厅长陪同下,来学院视察学院体制改革后教育事业发展和省部共建情况。 秦大河局长认为,学院以信息科技作为发展方向,其发展前景十分良好,中国气象 局将进一步加强与学院在人才培养和科研方面的合作,使共建取得新的成果。 他希望学院要努力加强科技成果在气象领域的应用和竞争力,为气象现代化作出新贡献。 2020 年 9 月 8 日,第一批 2020 多名学生由人南校区搬迁进住航空港新校区,标志着航空港校区正式投入使用。 2020 年 9 月 17 日,中国气象局副局长郑国光和学院院长段廷扬签署局校合作协议。 2020 年 9 月 28 日,学院“湿地使者在青海”获得“走进国际重要湿地- 2020 湿地使者行动”三等奖。 2020 年 10 月,在中国气象学会第 25 次会员代表大会上,段廷扬院长、邓新民主任当选为中国气象学会理事。 2020 年 11 月,段廷扬当选为四川省专家评议(审)委员会自然科学研究组评审委员,李祚泳当选为四川省专家评议(审)委员会工程科学技术组评审委员。 2020 年 11 月,段廷扬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20 年 11 月 5 日,学院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2 项。 2020 年 11 月 7- 9 日,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贺铿视察学院龙泉校区。 2020 年 11 月 16 日,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四川赛区)在学院开赛,省内 16 所高校近 400 名运动员参赛。 2020 年 12 月 24 日,学院与微软(中国)有限公司 签订软件人才认证培训合作协议。 2020 年 12 月 29- 31 日,李祚泳当选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评审委员会工程科学技术组成员。 2020 年 12 月,学院“三个代表”实践服务团被中宣部、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评为 2020 年度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 2020 年 12 月,方之芳当选为政协第九届四川省委员会常务委员,段廷扬当选为政协第九届四川省委员会委员。 2020 年 12 月,李国平荣获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总工会等授予的“四川省第六届职业道德建设十佳标兵”称号。 2020 年,据《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 2020 年度报告》,李祚泳的科研论文被引用次数达到了 49 次,在全国个人被引用次数中名列 18 位。 2020 年 1 月 4 日,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四川赛区颁奖大会在四川师范大学举行,学院夺得“峨胜杯”和全国一等奖 1 个,二等奖 2 个。 2020 年 4 月 30 日,四川省教育厅批准学院与成都 新气象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举办“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学院”。 2020 年 5 月,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四川省人事厅等部门批准范广洲为第四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2020 年 5 月 16 日,四川省教育厅批准学院与成都市澳新美经济文化教育发展公司联合举办“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国际经济学院”。 2020 年 6 月,李国平获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的“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称号。 2020 年 6 月 23 日,学院向 李祚泳 颁发“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杰出贡献奖 ”。 学院杰出贡献奖是由院党委决定设立的,是对学院发展作出重 大贡献者授予的最高个人奖励,李祚泳是获得该奖励的第一人。 2020 年 6 月 23- 24 日,学院在郫县西部软件园召开发展战略研讨会,周定文副院长作了《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战略发展规划的报告》,从“学校发展的背景、学校发展战略、学校发展现状及差距、战略举措”四个方面,对我院战略发展规划进行了全方位的阐述。 2020 年 7 月 10 日,院党委会审议通过了《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发展战略》,确定学院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省属重点、国内知名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信息工程大学”。 学校的发展战略分两步走:用 5- 8 年的时间,把学校建设成省属重点、 多科性的信息工程大学;再用 10 年左右的时间,把学校建设成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2020 年 9 月 8 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 [2020]56号文件批准学院为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基础数学、气象学、信号与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技术、环境科学等 5 个 学科专业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2020 年 10 月 17 日,学院召开第四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会议围绕努力增强参政议政能力,促进学院民主政治建设的议题进行了讨论,并选举产生了学院第四届教代会主席团成员,张钟澍被选为主席团主席。 2020 年 10 月 20 日,学院学生在 2020 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得全国二等奖 3 个,省一等奖 1 个,省二等奖 2 个,省三等奖 4 个。 2020 年 12 月,《动力气象学》被四川省教育厅批准为四川省 2020 年精品课程。 2020 年,许丽生受聘香港城市大学物理及材料科学系研究员,并与 Dr. Andrew Y. 进行了有关卫星遥感与非线性物理学的合作研究。 2020 年,李祚泳被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三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2020 年 1 月 5 日,学院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签署合作培养干部协议。 这是二炮在全国范围内首次与一般本 科院校签订联合培养干部协议。 2020 年 3 月,李国平荣获“第八届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标兵”称号。 他是四川省唯一的获奖个人和全国教。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事记
相关推荐
2、每亩可用 50%辛硫磷或 40%甲基异柳磷乳油 千克,加水 23 千克,拌细沙土 2025 千克制成毒土犁地前均匀撒施地面,随犁地翻入土中。 对于全蚀病重发地块,每亩用 50%多菌灵或 50%甲基托布津 2克,拌细土 1520 公斤,犁地前均匀撒施地面,随犁地翻入土中。 四、药剂拌种。 对地下害虫一般发生区,可用 40%甲胺磷或 50%辛硫磷乳油 50克,加水 45 千克,拌麦种 4050
2、停放在干燥有遮盖的棚内。 露天停放时,要将种肥箱盖严。 停放时落下开沟器,放下支座将机体支稳,使播种机的机架上减少不必要的负荷。 二、播种机的调整1、根据播种量的需要,通过更换链轮选择合适的转动比,大播种量用大转动比,小播种量用小转动比。 2、播种量的调整。 是通过改变排种轮的工作长度来实现的。 将播种量调节手柄左右转动可改变排种轮的工作长度,播量调节手柄拨至“0”的位置,各排种轮工作长度为
2、作,造成向日葵生育期间特别是关键生育时期缺水缺肥,生长发育受阻,空秕粒增加,产量下降。 3、缺少传媒。 向日葵小花的雌雄蕊着生位置不同,雄蕊先成熟,雌蕊后成熟,具有不亲合性,自花不实。 向日葵是异花授粉作物,主要靠昆虫传粉。 如果缺乏传媒,就会影响授粉结实,造成空秕粒增加。 近几年来,由于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致使传媒昆虫数量减少,也是造成向日葵授粉率低,空秕粒增加的一个原因。 4、品种因素。
2、等。 这些品种需要的积温相对较少,幼穗发育快,容易培育冬前壮苗,达到晚播早熟、丰产的目的。 种子处理播种时先将种子进行精选,然后用高效低毒的种衣剂拌种,或用 2 万倍的萘乙酸溶液浸泡 6 小时,晾干后播种。 用萘乙酸溶液浸泡种子可以加速其内部营养的水解,使之早出苗,利于形成壮苗。 增加播量小麦的播种量应根据地力、品种特性和栽培技术全面考虑,对分蘖力弱的品种或地力较差的晚播麦田应加大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