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播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内容摘要:

2、播种过深的现象,形成深播弱苗,影响小麦分蘖的发生,造成穗数不足,降低产量,所以应该注意旋耕后先耙耢,再播种。 另外,播后镇压也很重要,通过调查,在去年干旱的情况下,播后镇压的麦田抗旱性强,因此提倡播后镇压。 二、适期播种近几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在过去认定的播期播种,常常出现小麦冬前旺长,冬季和早春冻害时有发生,为应对气候变暖的形势,冬小麦的播种适期应该比过去的适宜播种期适当推迟,根据计算和试验,冀中南麦区适宜播种期应在 10 月 515 日,冀东麦区适宜播种期为 9 月底。 旱地小麦要注意适墒播种,如果 9 月下旬降雨需要抢墒播种,应注意适当降低播种量,避免形成旺苗。 三、适量播种冬小麦麦田许多存 3、在着不同程度的播种量偏大的问题,造成群体偏大、冬前和春季旺长,茎秆细弱,易于倒伏,穗多穗小,易于早衰,产量不高等问题。 确定合理的播种量掌握的原则:一是品种特性。 主要指分蘖力、分蘖成穗率的高低和适宜亩穗数的多少;二是播种期早晚;三是土壤的肥力水平。 水浇地条件下,一般分蘖力强、成穗力高的品种,播期适宜和土壤肥力较高的条件下,基本苗宜稀,播种量宜少些,适期播种每亩 8 万12 万基本苗;分蘖成穗率低的品种,每亩 13 万18 万基本苗;中肥地力基本苗适当多一点;晚播小麦要适当增加基本苗。 旱地条件下,适期播种每亩 15 万基本苗。 四、防治苗期地下害虫和根病提倡用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没有用种衣剂包衣的种 4、子要用药剂拌种。 一是根病发生较重的地块,可选用 2%立克莠按种子量的 种,或 20%粉锈宁按种子量的 种。 二是地下害虫发生较重的地块,可选用 40%甲基异柳磷乳油或 35%甲基硫环磷乳油,种。 三是病、虫混发地块可选用以上药剂(杀菌剂+杀虫剂)混合拌种。 由于拌种对小麦出苗有影响,播种量应适当加大 10%15%。 五、播种后出苗不全小麦播种后要及时检查出苗情况,一旦发生缺苗,应及时补齐。 主要方法包括:择与缺苗地块相同的品种,先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浸种、催芽,或用 倍的萘乙酸溶液或磷酸二氢钾 500 倍液浸泡 12 小时,晾干后播种,以利于出苗和生长。 于来不及补种和补种后仍有缺苗的地块,可在小麦分蘖期选用同一品种壮苗进行移栽,移栽的深度以上不埋心,下不露白为宜,移栽后及时浇水和松土,移栽的时间最迟不能晚于小雪,以利小麦缓苗和越冬。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