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不分蘖原因及对策内容摘要:

2、,没有不分蘖现象;播深 57 厘米时,分蘖晚,分蘖小,且出现缺位现象;播深 10 厘米以上时,地中茎为 2 节,节眼处有少许初生根,基本没有分蘖。 这类麦苗植株矮小,叶片窄且长,次生根不发达。 对策:及时中耕松土,用小锄侧划,将小麦茎部土壤扒开,露出分蘖节,以加速分蘖萌发。 密度过大小麦播种密度过大,每亩基本苗数过多,封行过早,通风透光不良,养分消耗过多,分蘖少或不分蘖。 对策:及时蔬苗,小面积密苗可人工拔除;面积较大可用耙横耙,除掉部分麦苗,耙后中耕,以提温增蘖。 养分不足小麦 3 叶期后,所需营养主要从土壤中吸取,若养分供应不足,特别是氮肥不足,是分蘖受阻,严重时不分蘖。 主要表现为植株矮小,茎秆细弱 3、,叶窄而短,叶色发黄,次生根少而细,无分蘖。 对策:立即追肥,每亩用尿素810 公斤或碳铁 20 公斤,深施;或每亩用稀人粪尿 600800 公斤开沟浇施。 同时,可叶面喷施 1素溶液或植物生长剂等微肥。 土壤缺墒分蘖必须在足够的湿度条件下才能进行。 小麦分蘖期的土壤持水量应在 6080,水分不足时根系不能下扎,叶片出生慢,分蘖减少,严重时不分蘖。 对策:及时灌溉,以小水涸灌为宜,不宜大水漫灌,以防大水冲掉麦苗。 土块架空部分麦田整地时湿度较大,粗犁粗整死泥垫遍地;也有部分前作腾茬过晚的田块,因仓促整地,耕耙质量差;还有部分麦田因长期单一施用化肥,土壤板结严重,整地时错过了适耕期,又没有细犁多耙,土堡干硬,土块架空,冷风吹过表土水分散失大,影响了根系伸展和分蘖正常生长。 这类麦苗叶片干燥,叶尖干枯,植株瘦小,新叶萌发慢,次生根少且发黄,根毛卷曲,分蘖停滞。 对策:及时镇压,压碎大垡块,弥实缝隙。 镇压轻重以苗情而定,3 叶期前茎叶脆嫩易断裂,以轻压为好;3 叶期后可稍重一点镇压,避免重复碾压。 压后结合冬灌进行追肥,以促弱转壮,增加低位分蘖。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